第47章(1/4)
个头还挺有规律,由高到低分布均匀,站一块儿跟WiFi信号似的。
新人记者拿着张皱巴巴的参赛名单,蹲在教练席,独自对着摄像机吧。
刚好有个拿着手杖形状应援棒的少年观众路过,趴在栏杆上往下问:“WiFi信号?”
“啊。”新人记者抬头,给他比划,“你看啊,从高到低,一个比一个矮一头……”
那个少年观众切了一声:“那是领奖台。”
新人记者愣了下,扭头看过去。
青年组个头最高的那个小红毛收起巧克力,走到了两个师弟中间,一矮一高一矮。
……确实特别像冠、亚、季军的领奖台。
“不能吧?”新人记者愣了半天,“就算这只是一场分站赛事,参赛的几个俱乐部综合实力也的确不是太强,但他们也有一些非常不错的选手……”
新人记者就是被派来采访其中一个才七岁的儿童组选手的带那孩子的教练很会营销。况且选手的实力也的确很不错,小小年纪已经有了节奏感,六种两周跳全部掌握,俨然已经是花滑界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了。
那个少年观众抱着手杖应援棒,低着头贼中二:“你相信奇迹吗?”
新人记者一时都不知道该怎么接:“不,不信了吧。”
“温室”的评分规则一向明确,仿佛永远有一把尺子在衡量你的价值、评估你的潜力。
每一项都转化为分数,每一项都在随时增减,这会带来一种极为明确的量化感。
被量化的人生是不存在奇迹的。即使是先飞的“笨”鸟,也势必不是真的笨,而是早就在AI的预测数据里,有一条会一飞冲天的上扬曲线。
少年观众张口的时候劲劲儿的:“AI说我什么天赋也没有,这辈子就只能学习,考个还行的分数,然后不上不下过一辈子。”
新人记者有些愕然:“AI,AI预测错了?!”
“不知道,但我在偷偷玩滑冰呢。”少年观众做了个鬼脸,“我还偷着攒钱来看比赛了,我要给伯格黑德的教练加油。”
新人记者哑然,他知道自己是遇到哪种孩子了:“小朋友,这话你可能不喜欢听,但竞技体育的顶尖层次,就是由天赋决定的……”
少年观众问:“所以我没天赋,就不配玩了吗?”
新人记者愣住。
“我这辈子都蹦不出三周跳,我就是觉得花滑漂亮,好看,我觉得在冰上飞特别酷。”少年观众问,“我不配玩是吗?”
少年观众问:“我没那个本事拿冠军,所以我就不配上冰吗?”
新人记者从未想过这个问题的答案,有些语塞。
……当然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