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页(1/2)
“这些人都是封建思想,女人们拼了半条命生下他们,怎么还不吉利了?”
她在城里学新法接生的时候,听得最多的是对旧法接生和旧法接生背后的封建迷信的批判和对妇女们的赞美。
那些话很好地解答了一个老人家这六十年的困惑。
现在自然也是张口就能说。
李原林听了她这话,说道:“你这也算什么,我之前接生的时候还遇到过一户人家,他们家就一个屋子,堂屋和床是放在一起的,怎么都不愿意让孕妇在屋子里生孩子,说是不吉利,来年要倒霉,非得把孕妇抬到旁边的牛圈里面,还说把牛圈打扫干净了。”
“这种人真是气死人了。”
“可不是,咱们年轻的时候,生孩子也是各种忌讳,现在倒是好些了。”
熊世珍叹了一口气:“这样想想,做女人真苦。”
“谁说不是呢。”
两个人下了悬崖,这两种草药都不难找,两个人找了一些。
熊世珍看着草药,又想起了产妇,她不好意思去药店。
“你说,我们俩来种一些药材怎么样?”
“你看,我们本来就是接生,他们出了什么问题又不好意思去找大夫,不如我们学学怎么治。”
熊世珍自从学会了新法接生,就觉得其他东西也可以学会。
“那敢情好!她们不好意思找大夫,但肯定好意思来找我们俩。”
两个人起初就是想着种一些药材,应付一些女人们不好说出来的病。
这便是两个人在雨兰镇这个地方能做到的极限了。
作者有话说:
这个月更新不太稳定,给大家抽个奖补偿一下~
第123章农村医疗(十七)
◎(1974)她得活久一些。◎
第一百二十三章
熊世珍的小药铺一直开着,后来集体生产了,生产队还考虑到她们种药材是为了大家好,专门划了地给种药材。
这几年,平城在喊合作医疗,大队这边也新起了合作医疗的风。
赤脚医生和大队卫生室都有出现,但熊世珍的小药铺依旧有不少女人来。
可熊世珍也就两把斧头,一是注意卫生,二是喝中药。
妇科病很多是产后没有得到修复造成的,断断续续地,很是折磨人。
熊世珍也没有更多更好的办法,心里也焦急。
尤其是她年纪越来越大了,有些时候晚上想想这些事情,心里都觉得难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