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页(1/2)
离婚的话,回去也不会好过,现在她已经把男人弄成这个样子了,就这样走了又得重新开始。
唐国兴大概就知道了,她开始一个一个地做思想工作。
“你儿子现在也二十九岁了,桂萍嫁过来也常挨打,现在闹大了又有什么用?”
“到时候,桂萍一走,她这个年纪再嫁人也容易,你儿子再娶就难了。”
“你们好好想想,这段时间桂萍就先在村校里住着。”
桂萍男人万万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他起初是打死不同意,但没用,他现在身体没那么好,脚上还有伤,闹也闹不出什么来。
肖家老两口也冷静下来了,再加上桂萍跟他们保证了,以后只要男人不打她,她也不打男人了。
于是,肖家还是要这个儿媳妇。
桂萍男人这下子更加生气了,玉米糊糊都吃不下去了:“我这辈子就是打光棍一辈子我也不要这种精神有问题的女人!”
可惜,他弄错了一个事情,那就是他打光棍,苦的不是他,而是老两口和哥哥嫂子。
老两口本来又不是只有这一个儿子,大儿子有出息得多,小儿子本来就是给他们丢脸的,现在真把这个儿媳妇弄没了,要么她们老两口要一直负责这个脾气暴躁性格不好的小儿子,要么她们还得花大钱给他再娶一个。
很快老两口轮流骂这个儿子,不想吃就不给吃。
桂萍的男人终于还是认清了局面,也同意了。
于是乎,桂萍不明白怎么回事就又没事了。
从此桂萍男人安分了下来,话也少了,大家都在说桂萍还是有能力,把人治好了。
唐国兴还是一直关注着她们家,见她们的确没再出事,也就松了一口气。
一代人的妥协,只是因为选择太少了。
唐国兴往地里走,种子还没有长出来,土地还刚翻,这片土地上的女人们守在那里,等种子发芽。
有的种子从发芽到收成只用几个月,而有的种子需要十年。
1984年,这一年,雨兰镇开始种新的玉米种,丹玉13号,亩产636斤,比新单一号多了整整356斤。
二十八岁的桂萍扛着锄头出门,就遇到了村子里的人。
“桂萍,队长让我跟你说一下,今天记得去大队开会。”
“行。”
这一年,桂萍的脸上不再有十八岁的拘谨和迷茫。
她已经生了两个孩子,两个都是女儿,都在村小上学。
她男人今年年初去修水库了,说是生了两个都是闺女,看着心烦,桂萍又不肯再生了,他一气之下就跑去修水库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