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页(2/2)
去接就有个章程。
不少人回娘家都是为了婆家这边分家,年轻媳妇们一开始都是跟公公婆婆一起住,妯娌之间,婆媳之间总会有矛盾,最后为了分家就回娘家。
桂萍不懂这些,她不是雨兰镇人,本身年纪又小,过去也没有人教她。
现在就只能问道:“那现在可怎么办?”
“这个就不好说了。”小燕说道:“毕竟是你男人打了她孩子,人家娘家去哪儿说都占理。”
“要是别人我会说算了,你男人下手打人,肯定打的不轻,现在的孩子可不是以前的孩子了。”一个婶子说道。
另一个婶子一边套秧子,一边说道:“我家我婆婆都不能没有经过我的允许就打我的娃,更何况还只是小叔子。”
“但也是她硬气,这一次你男人肯定要遭殃了,她娘家也硬气。”
桂萍就在旁边听着,说道:“是啊。”
“你男人那个脾气是真不行。”那个婶子本来想说你好好收拾一下,但一看桂萍才十几岁,她叹了一口气。
“你其实不该嫁这么远。远嫁要吃大苦。”
婶子们也说的是真心话,年轻姑娘性格真强,嫁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周围的人都不认识,你性格也强不起来。
“我觉得还好,就是离娘家远了点。”桂萍说道:“我婆婆她们还好。”
在外面肯定要这样说,要是说了不好听的话,传回去了估计要吃苦。
“你不想你妈老汉吗?”大家也开始好奇她怎么会嫁到这里来。
桂萍说道:“我妈生我的时候死了。我爸经常打我,所以不想他。”
这个话肯定传不回去,她就说了她爸的事情。
小燕叹了一口气,可怜。
桂萍道:“我爸那个人,我要是回去,带东西带少了肯定还要挨打。”
她这样一想,觉得自己婆婆倒是个好的。
“唉,你这个日子,是真的难熬。”
“也没有,我公公婆婆还好,大嫂人也好,你们也对我好。”
桂萍细声细语地说道:“我婆婆昨天还给我留了鸡蛋。”
几个婶子都有些惊讶,有一个性格爽朗一些,说道:“就一个鸡蛋就把你收买了?”
“你以后给人家生孩子还要掉半条命。”一个好心婶子也是从年轻媳妇过来的,说道:“婆婆对你再好,你都要记得,她最疼的还是她儿子,对你好,是因为要你生孙子,以后你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