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页(2/2)
原本的计划是修石梯子路,石头是从自己这边的山上炸,人工这边出,花不了多少钱。
传芳这里是存了十年的钱再加上她的抚恤金,并不是小数目。
石梯子路是传芳妈妈那一代人的想法。
唐国兴思索再三,决定不修梯子路,而是趁着这个机会修一个土公路。
她一直对国家有信心,香金镇那边就有不少通村里的公路了,以后雨兰镇也会有,到时候梯子路可能也没有几个人走了。
不如趁这个机会,直接修土公路。
国家在发展,等到后面镇上有钱了,就可以直接换成水泥路,一方面能解决剩了钱被孙家惦记的麻烦,另一方面也能保证以后也有人记得传芳。
唐国兴思考过后,把这个想法跟其他人说了。
“公路?能通车?”
“能。”
“那这个好啊!”
“那钱够吗?”
“还不确定,我看香金镇那边是村里申请后,国家也会补贴一部分。”
她们手里头有不少了,缺的部分,应该能申请到补贴。
梯子路最大的好处就是雨天不滑了。
可是公路不一样啊。
通了公路,什么都方便了,尤其是山上的人,都非常高兴。
但公路和原本的梯子路不一样,梯子路就是他们这边决定一下就可以修。
公路涉及的方面多,施工工程也大,需要镇上审批,需要平城那边交通部审批。
镇上当然更愿意修公路,雨兰镇通了公路以后,其实有不少外面的工厂愿意来投资,之前就有公司看重了他们的楠竹,可是从山上背下来太难了,最后就不了了之了。
当时生产队大队得了消息,发动乡亲们砍了好多楠竹,高高兴兴地堆在大队院子里,最后全部分下去给乡亲们当柴烧了。
从那以后,这种事情,大家也没有热情了。
如果有公路,这些事情就简单多了。
但现在修公路也不简单。
“你就直接这样申请,平城交通部肯定不会同意,咱们现在这条通同林镇的大公路,全部都是靠交通部那边派人设计,确定施工方案,我们镇没有这个能力,咱们就这样胡乱去修,会不会影响田地,破坏农业生产,会不会出现排水问题,我们没有施工经验,会不会出现意外,这些都是风险,交通部肯定不会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