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页(2/3)
无论是运输,还是在供销社,那都是人来人往,要接触特别多人。
有运输任务的时候,除了要运输的东西,经常还会帮乡亲们带东西,于是乎,从雨兰镇,同林镇,百合镇,香金镇,一路到城里,路上是遇到个人都要打一下招呼。
而现在,她是开着大车赶紧走,可不能打招呼,生怕别人跟她聊天。
从供销社回来,她拿了衣服去河边洗,河边一大群人在洗东西。
大家通常都是一边洗东西一边聊天,这样才不觉得闷。
传芳的葬礼是机械厂一手操办,她没有孩子,几个徒弟给她烧纸。
她在工厂年年都是模范工作者,还是市先进工作者,又因为工厂的失误死去,工厂无论是面子上还是里子都弄得妥妥当当。
唐国兴到的时候,她听到了很多人在哭,在惋惜这样一个优秀技术人员的离开。
唐国兴站在最后面的位置,她想,她是作为传芳过去人生的见证者,来送她最后一程。
而台上,厂里领导人的发言,唐国兴认真地听着。
那是她的老朋友在离开雨兰镇以后的生活,也许从这里,她能够明白对方希望她做什么。
“孙传芳同志是我们的好同志,她在1965年进入我们优升机械厂,一百多个节假日,没有一天休息过,她总是说人活一辈子,一定要做点事情才行……”
“我永远都记得,1968年,咱们平城大水,我组织人往外,她不要命了,往里面跑,一边跑一边说是得把机器固定住,要不然容易出事。”
“因为有她,那一次我们厂免了很多损失。”
“她没有孩子,她把工厂当做自己的孩子,把每个职工的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
唐国兴听着那些事情,听着她朋友曾经做过的令人难忘的事情。
“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无论多忙,无论多累,她都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女工宿舍里的走廊上,她专门放了一张桌子,她每天学习到深夜,八年时间里,她为工厂提出了56条意见,其中四十二条意见都被工厂采纳,这里面包括了:1966年,改进工厂的废弃边角料的处理方式。”
上面的人说得也是眼泪哗哗,工厂失去了一个好同志:“1966年,她提出利用工厂锅炉的余温问题来解决咱们职工冬天洗热水澡难的问题,就是这一年,咱们厂的职工冬天再也不缺热水……”
工厂是真的记得她的好,每一条都记得。
唐国兴想起了老家,想起了雨兰镇的人是怎么评价传芳的。
“她妈跟人跑了。”“她也是个不听话不懂事的。”
但小孩子交朋友的时候只看合不合得来,不会看名声好不好。
她那个时候和传芳是好朋友,也会听到传芳家大人说她懒,说她不听话不懂事。
她当时其实就不明白了,就她们家那个情况,传芳听话懂事才是傻子,而傻子就会被人欺负。
“她们要说就说去吧,你可不能当傻子。”
她当时这样和传芳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