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页(2/2)
“岁岁,你现在去祖祖家里,告诉祖祖,山上着火了,妈妈要去打火。”
“好。”
镇上的人也都慌了,准备上山去救火,可……可怎么救,从哪儿上去?
高音喇叭里传出唐国兴的声音——
“请雨兰镇的青壮年带上家里的水桶锯子,木厂的工人带上厂里油锯,大家到晒谷坝集合,我们集中人马去救火,这一次的火势非常大,不要单独前往,恐有危险。老人和孩子不要看热闹,待在家里等待消息。”
家家户户开始翻水桶,拿了水桶锯子朝着晒谷坝跑去。
知青同样也听到了,本来已经躺下了,又赶紧爬了起来。
“咱们没水桶!”
“拿盆!”秦子英从院子里出来朝着另一个方向望去,天已经快黑了,可是那边的天边却红彤彤的。
这火得多大了!
“大家快点!”
知青们抱着盆也朝着晒谷坝跑去。
很快晒谷坝就站了几百人,二大队的年轻人基本都在这里。
唐国兴开始分配任务:“这一次的火势非常大,从我们的方向看过去,要么在梯子拐,要么在梯子拐拐,那边没有可以用的水,距离最近的水源是石山下面的大水塘,到时候生产队二大队第一中队所有年轻人不用上梯子拐,直接去大水潭装水,第二中队和第三中队的人和我一起上梯子拐看情况行动。”
唐国兴这个时候才看到知青居然也都来了。
“知青留下看家。”
知青不是生活在山里的孩子,没有面对火灾的经验,也不懂怎么打火灭火,现在又是夜里,到时候如果没看住,很容易出事。
“我们要去!”知青们立马说道。
她们怎么可能不去?雨兰镇面对这么大的危机,国家派来的知青难道在家里躲着?
“我们是国家派来建设农村的,如果一点危险就往回退,以后说出去了我们都没有脸见人。”
唐国兴一面指挥大家开始往山上去,一面说道:“你们没有经历过。”
旁边的乡亲们说道:“你们年纪太小了,上去太危险。”
知青们:“开林跟我们一个年纪!”
开林:“……”这个时候总不能说我小时候把猪圈上的茅草点起来了,长大以后也经常经历烧洋芋灰把树烧了的事情,打火也有经验了。
秦子英立马举手,这段时间她学到了不少东西:“我们没有打火经验,我们不上前面的火线,我们负责后勤工作,你们上山了以后,我们负责传话给各个地方,现在这是需要人的时候,不要拒绝我们。”
唐国兴一想也行,现在也没有更多的时间了,她点头:“那知青由你和开林负责调动,你们负责通报消息,相互照应,不要落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