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页(2/2)
“怎么个结法?”青汣不禁有些好奇,毕竟按照她原本的估计,这案子少说也得拖上个把月。
燕西楼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嘲讽:“其实说起来,这案子最终的结果和预想的差不多,太子推个弃子出来,慎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两个人各退一步,粉饰太平。”
“这么明显的事,皇上会看不出来?”青汣听罢不由拧眉。
“看出来如何,看不出来又如何?这案子影响太大,皇上不可能一直任由它持续发酵下去,就算刑部和大理寺想拖,也得看皇上同不同意。”
青汣抿唇想了想,道理的确是这么个道理,“太子的考虑可以理解,不过这个慎王是怎么想的?他会这么轻易地放过一个打击太子的大好机会?”
燕西楼轻轻笑了一声,道:“能让慎王松口,自然是因为太子手里握着足够分量的筹码了。”
青汣眸光微微一闪,问道:“太子手中的筹码与那位慎王妃有关?”
“汣儿果然聪慧,凡事一点就通。”燕西楼笑赞了一句,继而解释道:“慎王妃出身不高,她与慎王相识于微末之中,两个人也算得上是患难夫妻了。只可惜,慎王妃的娘家人有些拎不清。”
“听起来这当中好像有些故事。”青汣挑眉问道。
左右这会儿闲着也是没事,燕西楼便索性打开了话匣子,将这当中的缘由细细道来——
慎王的母妃出身不高,可她又偏偏生下了皇上的长子。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母子二人自然也就成了后宫中所有人的眼中钉肉中刺,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次年,皇后顺利生下太子后才有所好转。
当然了,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倒也没什么,可偏偏当今皇上子嗣不丰,在太子出生后,宫里一连四年都没有其他皇子再出生,而慎王小的时候又很聪明,而且那种是远胜于太子的聪明。这种情况下,皇上对他的偏爱自然也就多了几分。
再加上当时储君之位还没有确定,皇上对慎王的宠爱无疑成为了他的一道催命符——在慎王五岁的那年,江南大旱,十几个村县颗粒无收,钦天监夜观星象,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金陵城中有人命格带煞,妨碍了苍梧的龙脉,必须将人送走,方可平息此次灾祸。”
皇上听完,立刻派人去查探所有在中元节出生的人,并将他们一一送出金陵。很不巧的,慎王就是其中之一。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皇上也不是没有过犹豫。毕竟天降大旱这种事很难与一个仅有五岁的孩童联系起来,可不知怎的,关于慎王命中带煞的消息不胫而走,朝中重臣连夜进宫,跪在御书房门外,恳求皇上以大局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