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十六 不知不觉就十六岁了(4/4)
最后还是秦湛瑛寄信拍板,说:“收降书吧,还要春耕呢,您能一边春耕一边打仗啊?”
承安帝:“不能。”
春耕比天大,万事都要给田让步,扫盲班这时候都不开了,大家都往田里跑,工部负责农事的官吏近几年颇受重视,平时要到处跑,和负责测量地形的那批官吏探查水土,春耕秋收时更是恨不得住地里。
毕竟不种田就没饭吃,百姓们就不敢生孩子,人口暴不起来,地盘也扩不出去,收税时粮仓也没有新粮入库,那仗也没得打。
最终经过两国协商,北孟最后赔了上万匹好马,还有大量的粮食布匹给禹国,金银反而赔得偏少,这让北孟的王公贵族狠狠松了口气,太好了,他们损失得也不是太狠。
然而事实却是为了征集到这些赔偿用的粮食布匹与马匹,北孟百姓已苦不堪言,秦湛瑛开始变得温柔是一回事,但他很清楚敌人越不做人,敌人麾下的百姓将来越愿意归心的道理,在讨要赔偿这件事上他也是使了心眼的。
只要北孟足够不做人,将百姓们逼反,禹国这边打过去时会轻松许多。
结束了对北孟的战事,秋瑜就留守老陕道,要把这里经营稳定下来。
秦湛瑛则带俘虏回归山鲁道,让俘虏们在沿海生活。
分别时,秦湛瑛笑着问:“我走以后会不会想我?没了我,你就得一个人管老陕所有事了。”
秋瑜:“我又不是兔子,才不会那么黏你呢,倒是你,晚上加班时适当吃点夜宵,别饿着了。”
他们伸出拳默契地碰了一个,秦湛瑛反手握住秋瑜的拳,往自己身边一拉,和他撞了下肩。
“保重。”
少年太子翻身上马,腰背挺直,肩头红披风在风中烈烈飞扬,马腹挂着包好的镰刀与长剑、弓箭,秦湛瑛骑马离去时回头对秋瑜笑了笑,眸光清朗,令人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