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2/2)
最终,化成了不服气。
——来吧。
“写什么呢,这么认真?”
午休时间,方若好在修改她的演讲稿时,身旁的颜苏睡醒了,忽然伸过手来,抢走她的笔记。
“别捣乱。”方若好忙抢回来。
颜苏凑到她身旁看了几眼演讲稿,哈哈一笑:“very、very、very(意为“非常”)!一眼看去好多very!”
方若好脸上一红。她的演讲稿主题是《高中三年,我们学什么》,通篇措辞激昂,积极奋进,最适合演讲时的状态,也因此导致修饰词频繁出现。她现有的单词量,明显匮乏。
“用extraordary,比very拉风一百倍。”
方若好将信将疑地拿出字典查“extraordary”的意思。颜苏在她身旁伸了个大大的懒腰,悠闲地将两条长腿伸到前排靠背上,双手环胸向后靠,一边调整舒服的姿势继续睡,一边说:“演讲比
赛办了那么多届,什么题材论点都已不新鲜了。想要拔得头筹,就得令人耳目一新。不仅是立意,还有组词。把iportant换成significant,set换成establish,此外什么betterandbetter、good、great能不用就不用吧……”
不得不说,方若好有点被惊到。
颜苏以前成绩如何,她并不得知。光从这一个月的同桌相处看,这家伙基本从第一节课睡到最后一节课,要不就索性缺课,怎么看都是一副不良学生的作风。但他只扫了她的演讲稿一眼,就说出了这样的指点,顿时让她萌生出“此人深藏不露”的震撼来。
似乎察觉了方若好的心态,颜苏睁开眼睛,对她微微一笑:“其实这些都是培训机构英语老师的教学名言,随便上网一搜就有了。”
方若好低下头,原本觉得写得不错的演讲稿,忽然间变得乏善可陈起来。她没有电脑,不怎么上网,更没听过培训机构的课。这些城里孩子很轻易就能得到的教学资源,于她而言,都是店内昂贵的礼服,买不起,也没有机会穿。
在贺陌北还在县城教书的时候,方若好有次帮他批改试卷,看见他在看一篇论文。论文的题目是《寒门再难出贵子》。大意是“在拼爹的年代,寒门出贵子的概率已经越来越低。国家教育投入的严重
不足和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令投入差、师资力量弱的学校的学生,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就是这篇论文,让贺陌北最终决定卖掉房子花二十万元为自己捐一个前程,也让此刻的方若好胆战心惊。
光成绩好,是没有用的。
教室外的布告墙上,除了成绩榜,还有各种活动报道,书画、乐器、舞蹈各种大奖都被一中的学生们拿到手软。离谱的是,方若好还在上面看到了摄影、骑术、射击、击剑等奖状。这里的学生每人都不止一技之长。那么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