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票拟制度(2/4)
“因此这两个机构相互制衡之下,皇权不会被分散,皇帝也不用担心哪一方势大自己被架空。”
朱英一口气解释清楚。
“高!实在是高!”
朱元璋听完,当即眼前一亮,不由竖起大拇指夸到。
“妙!妙不可言!”
朱标闻言,也是一脸激动,两眼放光。
“卧槽!”
蓝玉张开嘴,最终吐出了卧槽两个字的惊叹。
这三个人在大明王朝,那都是核心人物,自然知道这两个机构的妙处。
简单来说,那就是所有的奏折都会先经过内阁处理,由内阁成员给出初步的建议。
随后再经过司礼监,由司礼监再内阁成员的建议上,再给出自己的补充建议。
司礼监的权力虽然很大,但必须依附于皇权,甚至可以理解为皇帝的奴才,没有皇帝他们自然也就什么都不是。
因此他们自然会坚定的站在皇帝这一边,拥护皇帝,维护皇权。
制衡内阁唯有司礼监。
宦官会不会因此掌握兵权,引起内乱,这已经不是问题了。
因为司礼监没有单独批阅奏折的权力,他们只能在内阁成员批阅的基础上,加以补充。
司礼监可以制衡内阁,内阁自然也可以制衡司礼监,文官都是浑身八百个心眼子的存在,自然不可能让权力旁落到宦官手中。
这也就是为何嘉靖三十年不上朝,皇权已然没有受到威胁的根本所在。
像是王振跟刘瑾以及魏忠贤这种级别的太监,虽然权势滔天,但也要讨好皇帝,因为一旦让皇帝不高兴了,他们的小命也就玩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