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乌静先生(3/4)
不说旁人,他自己也是如此,这会儿已是亥时末,自己不是照样还未睡觉。
......
到了乌静先生讲学的这日,林远秋也和其他学子一样,带上了自认为写得最好的一篇策文。
只不过,与旁人不同的是,林远秋带上文章的用意比其他人要多上一层。
那就是,哪怕没被乌静先生看中,能得到他给自己的文章点评也是受益匪浅的。
礼学堂里聚满了人,大家都伸长脖子翘首以盼,林远秋和周子旭来的迟了,只能坐到最后一排。其实也不能说他俩来得晚了,应该是其他人来得太早才对。
林远秋和周子旭怎么也没想到,好些同窗居然早饭都没吃,就来这里占好位置等着了。
唉,只能说他俩还是太嫩了点啊。
约摸过了一刻钟,就见几个教谕陪同一位瘦小的老者走了进来。
林远秋看到,那老者虽两鬓斑白,可整个人却是精神抖擞。从黄教谕几人对其的敬重程度,可见这人应该就是乌静先生了。
众学子忙起身行礼,平日里只闻其名不见其人,如今终于见到了真人,大家心里自是按捺不住的兴奋。
乌静先生也没耽搁,抿上一口茶后,就开始了今日的讲学。
到底是满腹经纶之人,哪怕只是一个最是寻常的《大学》开篇,也能让乌静先生引经据典,条理清晰的说出不一样的见解来。
“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知鸟乎?”
“曾子有云,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林远秋跟周子旭坐得远,是以,哪怕两人把手举的再高,也没轮到答上一题。
一番讲学结束,乌静先生喝了一口茶,接着起身走下讲台,随后在林远秋和周子旭的惊诧目光中,把两人手里的文章接了过去。
方才自己提问时,就见两人把手举得老高了。观他俩至多十二、三岁的年纪,都还只是小孩子呢,这会儿自己若再不把他们的文章接过来,想来会哭鼻子也说不定。
乌静先生如是想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