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3/4)
“我的乖孙孙诶。”沈老太太耐不住,抱着孙女儿哭得稀里哗啦,“都怪我,不该让你回兖州。”
一边哭,还不忘大骂小儿子。
沈远毅罕见的没有反驳,他蹲在地上,沉默着把散落一地的信捡起来,郑重地收在怀里。
“父亲,这门亲事不管您答应不答应,我都要嫁。”沈莺时说。
沈远毅试图劝阻,“这不是赌气的事,别因为和你爹置气,赔上自己的一辈子。”
沈莺时的态度很冷,“和你没关系,我喜欢他。”
“我做主了。”沈老太太一拍大腿,“明天我去一趟庄王府,定亲!”
没有人再说话,院外哨风雨点混杂在一起,打得廊下的红灯笼晃个不停。
这场雨一连下了两天,云散雨住后,沈莺时的亲事算是彻底定下了。
一切自有祖母为她筹划,她只闷在屋子里绣嫁妆,明明心意达成,却不知为何兴致缺缺的,连纳彩这日都没出房门。
沈初春叽叽喳喳汇报着前方的情况,“八匹上用的绸缎,八件最时兴的头面,我偷偷掂了掂,老沉了,戴脑袋上还不得把脖子坠歪了。那对大雁是活的,嘎嘎乱叫,我看着像鸭子。”
“大雁和鸭子的叫声还是不一样的。”沈莺时笑笑,却听院外一阵喧闹,四五个丫鬟婆子簇拥着祖母来了。
沈老太太笑呵呵说:“这是徐世子的庚帖,明儿个请瑞云寺的大师合八字,算吉日。”
沈莺时接过来仔细一瞧,脸色立时变得雪白,失声道:“他叫徐宴,上面怎么写的是徐文志?”
老太太一惊,“他的名字的确是徐文志,哪里又跑出个什么雁!你打哪儿知道的?”
沈莺时顿时语塞。
旁边有个妈妈插话,“我们世子名为文志,字为英彦,姑娘是不是听岔了?”说罢,她用手指在桌上写了个“彦”字,“姑娘说的是这个字吗?”
沈莺时不知道是哪个字。
那妈妈笑道:“世子交友甚广,直呼其字的不在少数,我们有时也‘彦哥儿’的叫他,说不定哪个地方就传岔了。”
又有一个襄阳侯府的妈妈附和道:“就是就是,姑娘亲眼相看过我们世子,万没有可能错的。”
对啊,瑞云寺的人的确是他,不可能认错人的。沈莺时掩饰般笑笑:“我大概记错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