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节(2/4)
“我能眼睁睁的看着他挖我的田吗?”李婶这个时候说起来还在生气。
胡寡妇说道:“那也的确是他不对。但你也不能把人按在田里打。”
“他还跑到这边来告我呢!”李婶说道。
胡寡妇叹了一口气:“那政府那边怎么说?”
“没说什么。”李婶说道:“又没有打伤哪儿,就让我道个歉就完了”。
其实这段时间因为田地的问题冒出来的矛盾的确不少,今天你挖了我家的田埂,明天我在你家挖黄鳝。
中午休息的时候,李振花也知道了这个事情,彼时两个人都在厨房里收拾要山上带的干粮。
李振花叹了一口气:“现在日子越来越好了,怎么大家还要因为这一点小事就闹矛盾呢?你说人和人之间为什么不能更和睦一点呢?”
胡寡妇却笑了一下,道:“我反而喜欢这些事情。”
“啊?”
“我没什么文化,不知道要怎么跟你说,但是我觉得现在的我们可能更像一个人。”
李振花看着她,有些疑惑。
胡寡妇笑了一下,解释道:“我们以前啊,虽然也有矛盾,可那个时候我们的矛盾不是现在这个样子,那个时候我们的矛盾是地主抢了我们的东西,是土匪来了,那个时候,我们这些人好像很少会为了田地的问题吵架打架,多数的矛盾都是来自于地主家。”
过去的一切在现在看来,甚至有些不可思议。
胡寡妇说起了自己以前在地主家的事情,讲起了那些因为一点小事而被殴打的日子,她的心不知道为何非常愤怒。
“种田的饿断肠,织布的光脊梁,泥瓦匠没有房,编席的睡光床。”
这是一句民谣,可是过去念这段话和现在念这段话是完全不一样的感情。
大家都知道,大家也都知道自己过的是什么日子,可是没有人觉得愤怒,周围贫苦的人,所有人都过着这样的日子,就好像她们生来就应该过这种苦日子。
那个时候好像大家都没想那么多,谁让你自己命不好。就好像生下来就注定了这一辈子都要过什么样的日子。
每一天每一天都是如此。
胡寡妇回忆起了曾经和自己一起做工的一个小孩子,那个时候村子里干旱,种下去的作物颗粒无收,孩子家里没得吃,又还不上地主的债,一家人都成了财主家的劳工。
胡寡妇甚至记得他们跪在外面,感谢着财主的仁慈,愿意收留他们。
财主指着他们家10岁的孩子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他得干活才能吃饭。于是那孩子也在财主家打短工,也就10岁的孩子被当成大人用,一天到晚地挑粪水去浇地。
有一天晚上,那个孩子太饿了,偷吃了财主家的剩饭,半夜里被发现了,财主家的管事猛踹了那孩子几脚,那孩子当场就吐了血,被父母抱了回去。
第二天再去叫他起来,可他没有再醒过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