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节(3/3)
在妈妈面前总算有几分小孩子气,就眼神都不一样了:“请了两个礼拜的假,期末考试都赶不上了,外公的身体怎么样,怎么一到冬天就不舒服。”
这个时候女人才注意到孩子爸爸没一起出来,跟着姜彬出来的是个年轻的女人,顿时警惕的看着对方,那双美眸瞪得溜圆。
“儿子,怎么回事,你爸爸呢,你怎么跟个女人一起出来的啊,怎么还有两个娃,我的天啦你爸爸是不是在外面——”
于小丽无语,这位大姐你可真是人美思维也很跳脱,跟那位严谨的医生同志还真的不是一个画风啊,一看这警惕的眼神,眼睛里面放出来的敌意,瞬间傻白甜的气质消失不见
姜彬叹了口气,把路上发生的事情简单跟母亲讲了一番。
“是这个阿姨带我过来的,当时她也在软卧车厢。”
美妇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显然,美妇人对丈夫这种救死扶伤的行为已经是习惯了,抱怨了两句居然都没问儿子这一路有没有担惊受怕。
除了道谢,表示铱誮要请于小丽吃顿饭感谢感谢对方,一下子又是热情的不得了。
本来也只是搭伴通行,见人找到亲娘,于小丽辞别了美妇人的邀请,也就放心带着萌萌跟雯雯一道出了火车站出站口。
人一走,于小丽顿时想起来刚才走掉的女人是谁。
注明舞蹈艺术家汪圆圆,还曾经演过几部古装电视剧呢,虽说没有大火,但她以古典气质闻名,很多年以后盘点古装片美女,还频频提及到这位古典大美人。
难怪那个小伙子长得那么好看,遗传基因也很重要啊。
萌萌看见妈妈望着小哥哥走的方向出神,拉了拉妈妈的衣角:“妈妈,怎么了?”
————
走了几步路,从火车上带来的热气也渐渐散了,两个孩子终于喊着冷了。
于小丽也觉得冷,尤其是脚底下冻的生疼生疼。
南方又没有棉鞋,三人来的时候都穿着带着薄绒的皮靴子,但在北方这种厚度都不抗造。
脚上一冷,身上也渐渐开始冷了起来。
出发之前已经带了两娃最厚的衣服,但到了北方还是发现严重不够用,走着走着萌萌开始揣手手,雯雯哼唧着累了不想走,这会儿又冷又饿,从火车站广场走出去几里路,才看见一些卖东西的地方。
北方城市跟南方有些不一样,更加古朴,自行车大军也挺多,出来之前听冼富强说过北方大部分城市还是要用布票粮票,唐大虎还找单位的人都换了些布票跟粮票出来,出发之前王明明更是塞给她好几百块钱,除了跟她说穷家富路,就是叮嘱不要省钱。
要是以前于小丽还省,现在都有了大奔,还省个自行车干嘛。
出来玩嘛,自然该花钱的地方花钱,走了没多远就是一家典型的国有商店——友谊商店。
三人拐进商店里头,里头好歹暖和了点。
全国的友谊商店几乎都是一个配置。
一楼是卖电器的,二楼是卖衣服的柜台,八十年代的售货员态度很拽,看见这种外地口音又带着孩子的游客,更是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这年头售货员服务员打顾客都不稀奇,于小丽看好了两个叽叽喳喳的孩子。
“妈妈,这个这个,这个好看。”
“小姨,我要那个”
南北方的差异很大,衣服的风格也不一样,两个孩子看到什么都稀奇,这些小孩子一凑近就要在玻璃柜台前摸来摸去的,售货员翻了个白眼,凶巴巴的:“看就看,不要摸。”
两个孩子吓得顿时不敢说话。
碰到这种还没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