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节(3/4)
陆琴先低了头,婆媳关系也缓和了些。
她这回不说买房子要借钱,却又想出来让于晚枝拒绝不了的幺蛾子。
看见唐小丽,陆琴前所未有的高兴了一下,陆琴还出去给唐小丽倒了杯水,道:“你们聊。”
她知道婆婆这是要开口拉赞助了,她先回避一下。
陆琴一出去,于晚枝就拉着唐小丽坐下,兴致勃勃的:“你知道吗,陶瓷厂现在在股份制改革,陆琴她爸爸就得到了买股票的资格,这么好的事情她优先想到了我,你看你要不要也投资一点。”
唐小丽一听,愣住了。
陆家的那个陶瓷厂?
□□十年代坑人的事儿不少,什么练气功,吃补品,还有一个就是一些濒危国企的股份制改革。
明明是国营企业干不过私企,资金链紧张了,需要员工配股买工位,在有些人眼里偏偏看不到危机,几万几万的交到厂里,最后连工资都没拿出来,厂子也破产了,说到底坑的还是职工。
当初拿着这么多钱买房不好吗?
可当时眼光的局限性根本看不到这个,很多人觉得国企不会倒,但真正市场经济到来之际,倒的比谁都快。
九十年代沿海倒了一批,九七年内陆地区倒了一批。
这些人后来就去闹事儿,政府也给了一些补偿,但配股的时候几万块多值钱,补偿又能有几个子儿,很多人一辈子的积蓄跟心血全都砸进去了,现在陆家要拉着唐家添这个大坑。
唐小丽:“他们找你要多少,钱还没给吧。”
看陆琴刚才得意洋洋那股子劲儿!
唐妈赶紧摇头:“七千块呢,这么多钱我也要跟你爸爸商量一下的,不过股改这事儿划算啊,我们有几个老同学厂里都股改了,国营企业国家保底的,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她自己在国营单位干了一辈子,最相信国家单位。
几十年,多少地方都变了,只有国营企业没变。
厂里都说国家拖着底,可最后厂子不行了,国家也没管,跟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随波逐流了。
可唐小丽心里清楚,普通职工配不了这么多,陆家亲家肯定是要花钱砸个岗位出来,说不定还是个小官小主任的,还真有人为了过个“官瘾”,愿意砸钱买个职务。
“说实话妈,要是真有这种好事儿,干嘛摊牌到职工们头上,你不妨去佛山看一下,现在有很多私人的陶瓷厂,人家比老厂烧出来的瓷好多了,遍地都是小型陶瓷厂,价格又灵活款式又好看,国企都还在烧4515的小瓷砖,人家私人陶瓷厂都开始烧6030了”
当初陆琴还想极力揽下家里装修买陶瓷的任务,目的是什么还说不好呢。
只要稍微打听一下就知道,私人小陶瓷厂的东西又便宜又好看,质量不比国有企业的差!
“目的是好的,但是陆家真的需要配两万,我记得陆家伯伯就是个普通职工吧,你去人家厂里问清楚,是不是花钱买职务他想过当官的瘾,自己就得兜得住,别找亲戚借钱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