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正月初九拜天公(2/4)
坐在太师椅上的大人们各个神情悠闲,他们有的拿起茶几台上的碗茶,品茗着,还不时地发出滋滋的响声;有的相互畅谈着;有的干脆闭目养神......
“常福,怎么贡品还没摆好,离子时不到三个时辰了。”此时苏家大堂内响起急迫的责备声。
原来是苏家之主苏大海在催促贡品加快摆放速度。管家苏常福听到家主的责问,他赶紧起身,加快步子来到家主前面行揖礼,解释道:“老爷,已经叫下人抓紧时间摆放贡品了,兴许他们趁我吩咐少爷沐浴更衣时,偷懒了吧。老爷放心,定在子时之前上好贡品。”
苏大海听到苏管家保证后,才安心了下来,便让苏管家前面带路去看看准备如何。
随后,他们一前一后的身影朝着户内大院走去......
气派的苏家大门敞开,一间间屋子都亮起烛灯,满院挂起大红灯笼,灯笼内的烛光闪烁,充满了庄重又喜庆的氛围。露天大院内一张张八仙桌正直对着敞开的大门,一字型竖排成一张超长的贡品台桌,足足有九桌,每张的桌脚垫着一摞金纸。最靠近大门顶桌前围着一块崭新的彩布,布面有栩栩如生的吉祥图案,上面锈着金色的四个大字“金玉满堂”,显得格外的耀眼。最后面那张八仙桌的上面又叠放一张新桌变为高坛,高坛上面供奉用彩色纸制成的天公神座。顶桌前面中央设有香炉,炉后左右放置鲜花,炉旁两侧各置着有烛台,每个烛台上面都有一根蜡烛。靠左边烛台的桌面上各放三杯清茶、三杯米饭,靠左边烛台的桌面上也放三杯米酒、三杯面线。其后依次排列五果甜盏(甘蔗、柑橘、苹果、香瓜、香蕉)、六斋素食(金针、木耳、香菇、冬粉、土豆、红枣)、五牲(全鸡、全鸭、全鱼、全猪、全羊等)、寿桃、月饼、米龟、发糕、碗糕等等贡品摆满整个桌面。
子时将至,苏管家陪同苏大海的监督指挥之下,终于在仪式开始前准备好,想来他俩也着实辛苦与不易。
苏大海看着仆人们摆放好满满的贡品,望着折叠好一丈多高的金纸放在金纸炉里,才露出满意的笑容。
苏来福看到苏大海露出满意的神情后,提着的心也才落下。
苏大海抬头望了一下向天,突然开口问道:“来福呀,现在什么时辰了?”
“老爷您稍等,属下马上去偏殿核实一下‘滴漏'。”苏来福急忙答道。
苏大海颔首点了点头,就让苏管家去偏殿核实准确的时辰。
片刻过后,气喘吁吁的苏来福在苏大海前行礼道:“老爷,现在距离子时不到个把时辰了。”
“哦,我知道了。”苏大海顿了顿,又继续道:“来福,你先去厅堂把族人们也一同请来,告诉他们拜天公的仪式马上要开始了,顺道让夫人带公子一同过来。至于祖父这边,我亲自去请。”
“遵命。”苏管家回答道,作了个行揖礼后便转身离开。
苏大海挺了挺身,整理了一下装束后,手提夜行灯,就朝着苏家后园林铺着平整的小石路方向而去。
月光若明若暗,小石路两旁的小竹林依稀能看清,竹林高矮一致、整整齐齐而立,微风吹过,带动竹叶摆动,漫舞的竹叶时不时的发出“沙沙”的声响。竹林的尽头连着一条四米多宽的青砖路,路的两旁各划分了大小不一的园地,里面种着不知名的花花草草,迎面传来阵阵药草气息,闻之心旷神怡。右侧的园地有一个凉亭,凉亭旁有一口井。青砖路尽头有一排五间整齐的竹楼。
竹楼前的苏大海恭恭敬敬地对着中间竹房行了跪拜礼,喊道:“祖父,晚辈给您请安。天公生的时辰将近,尊请祖父一同前往拜天公、尊请祖父上头炷香。”
“乖孙子,起身吧,爷爷这就随你一同拜天公。”竹楼传出的声音刚落,房门就已打开。一个双手背后,头戴华阳巾,身穿红色法衣,脚穿道靴的白发老头,转眼就闪到苏大海的跟前,右手早出现在孙大海的脑袋上,轻拍了一下,示意他起来。
这老头是苏大海的祖父,名叫苏一和,他喜欢让人叫他苏老道。
苏大海先是一愣,恭敬地道:“遵命祖父,许久不见,不知一切安好,晚辈甚是想念。”
看着眼前这孙子辈一根筋、十足的榆木脑袋,苏老道不高兴地喊道:“跟你说过多少回了,叫我苏老道、苏老道。你就是不听,就算你不叫苏老道,直接叫老子爷爷会怎么样?祖父祖父,我怎么听怎么怪。叫老子爷爷不是亲近一点吗?当然了,叫苏老道更亲切。我这百余岁的人本来活着好好的,估计早晚得被你这不成器的一根筋,活活气死不可。”
“祖祖祖父别别生生生气,我我我、晚辈、晚辈听听听祖父的就就就是。”苏大海看到祖父发火,竟然不知所措、结结巴巴回答道。
“被你气死,榆木脑袋,你别和我说话,见到你就烦、朽木不可雕也。”苏老道白了一眼,无奈的摇了摇头,叹了一声,算是败下阵,接着他身子几个跳跃,就消失不见了。
苏大海一瞅祖父飞走了,也只能沿着来时的路,自个屁颠屁颠地消失在夜幕里。
大院内祭祀场地,待苏大海气喘吁吁的到了场地,正要寻找祖父的身影。怎料苏老道才现身从走大门走到祭祀场。
在场的族人们一见苏老道现身,大伙自觉地行跪拜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