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止险、牵掣(四)(2/4)
“同知大人运气还算好的。在下成都府人氏,少时丧父,只能由母亲供我读书;因家境贫寒,乡里父老都不太愿与我家说话,故也不相助;凭我将吃饭的钱都拿来买书,每日就喝些粥汤,没米吃就煮树叶树枝杈这些物件做汤,日夜卖命的苦读,才搏了个举人,当了进士。”吴知县一说到此就回想起来似的,饭都没胃口再吃。
“知县没必要这么拼……好好考个秀才不也能当个先生?”
“叶同知应该知道,”吴仁运戚然地道,“我满怀着救国邦世的心愿,我想在陈州施展我的志向,可…可我渺小得很,我做不到什么了。我只能流为……”他停顿了一下,
“算了不说了。”
这让他面露沮丧,声音颤抖。
二人喝得都有些微醺,原有睡意的叶永甲也被这酒搅的极有精神,不倦地谈着闲天,却都使吴知县兴趣倍增。叶永甲虽向来孤寂,但此刻亦推心置腹起来。
酒皆喝了干净,撤了桌子,看天色不深,吴仁运便道:“这西华景色甚佳,你我既酒足饭饱,出去走走何妨?”
叶永甲当即答应,脱了外面的官袍,出了衙门,乘上马,由南门出城。这县城外一派平原,因是春日,故青葱无限,直从脚下延伸至天最远的一线;只有东面那小洼浅泽凹着,上面建了一座方正的小亭子。
“那叫畴亭,”吴仁运一指说,“因箕子在此想出洪范九畴。”
“箕子谏纣王不听,还可隐居逸乐……我……”他朝向叶永甲,半天才舍得说出来:
“我是袁伦的亲信。”
叶永甲十分吃惊。他作为袁伦的爪牙,还能如此不设防备的与他吐露衷肠。
“你不也是推心置腹的待我吗?”吴仁运幽邃的眼睛好像看透了他的心思。
“我初到陈州,袁伦见我颇可利用,把我调到西华。他说西华背倚贾鲁河,河上那时还不太平,故多派了些兵,乃让我去掌兵马重地,以此扼制知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