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厨子换炮(2/3)
洪安澜看着眼前的景象不禁有些惊奇。
“二哥,此为何意啊?”
杨应乾微微一笑:“估计是下面的百户官在带着下面的官兵进行十里的长跑训练吧,进行这样的训练,有助于加强士兵的耐力和体力。”
洪安澜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那为何口中还喊着一二一的口号啊?”
“这是为了训练士兵步伐的一致性,战阵之上,靠的不是个人勇武,而是战阵整体的战力,只有平时将士兵们训练的默契如一人,大战来临之时,才能发挥他们最强的战力。”
那队士兵跑过之后,杨应乾带着三人进入校场,校场之上,除了正在两两进行技击练习的官兵,也有拿着长枪对着木桩练习刺杀的,满眼望去,整个校场充满着肃杀之气。
谢尚政三人见后频频点头,更加坚定了在永宁卫待下去的信念。
杨应乾见此情景也是十分欣慰,头一个月的时间,他凭着前世的记忆先是对孙大勇及手下的十几个亲兵进行了训练。
这些亲兵都是南少林出来的武僧,领会能力极强,不到十天的时间便将其中精髓全部参透,此后杨应乾将十几名亲兵全部提拔为百户和总旗,将中下级的军官体系大体恢复了起来。
看着眼前这些官兵的精气神,杨应乾知道自己这一步是走对了。
几人在校场转了一圈,便回到了杨应乾的府中,进到府中却未见到老管家杨福,杨应乾拉住一个下人询问之下才知道这几天杨福正在凌烟阁忙活着泉州府分号的事,已经好几天没有回家了。
凌烟阁这几个月的发展倒是有些出乎杨应乾的意料,老管家杨福也是年过六旬的人了,以后烟草买卖这一摊子肯定越来越大,得找个人帮他才是。
只是这永宁卫会耍刀的军汉好找,经商的人才可是不好找,杨应乾也只能暂时将这个事情记在心里,转头吩咐那名家人去通知厨房准备晚宴,给谢尚政兄弟三人接风。
不多时,一桌精美的菜肴就准备停当,杨应乾招呼谢尚政等人入席。
四人坐下之后发觉人有些少,喝不痛快,便想将孙大勇和刘大牛喊来,可是孙大勇现在在照顾那个重伤的年轻人,刘大牛回家去看望老娘了,左右寻人不得,杨应乾一拍脑袋,差人将此时正住在杨府的汤若望和南怀仁两位神父喊了来。
两位神父被杨应乾和谢尚政半请半拽的拖到了正堂的酒桌上,汤若望一边拽着杨应乾的胳膊还一边拒绝着。
“奥,尊敬的杨,我们的教义要求我们神职人员不得饮酒,这是对天父的亵渎!”
杨应乾笑着将汤若望按到椅子上坐下,一本正经的对汤若望说道。
“汤神父,你有没有听说过一句话?”
汤若望眨动着蓝色的眼珠看着杨应乾,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有句话叫,酒肉穿肠过,天父心中留!”说罢朝身边的谢尚政打了个眼色,两人一人拿一个酒碗半强迫着将酒灌进了两个神父的口中,一大碗酒下肚,汤若望顿时被呛的咳嗽起来,几人顿时一阵大笑。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地上已是横七竖八躺了五六个酒坛,刚才还正义凛然滴酒不沾的汤神父,此时正捧着一个酒碗大口的喝着。
喝完之后学着杨应乾等人的样子将酒碗重重的放在桌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