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较少内耗,争取新机会(3/4)
他继续道:“《生产论:第一卷》讲述了生产的历史、生产关系的发展过程,同样指明了产业发展趋势。对于物质变成产品、产品变成商品,进行原理上的分析。当然可以用于产业的前瞻和规划。”
“原来如此,产业按照市场自己发展,那就是缺乏前瞻和规划,但是懂得了这一切,视角就不一样了。”蔡复一发现了研究经济和产业的妙趣和用途。
“没错,指明未来产业发展方向,以及不同生产关系带来的社会矛盾与变化。”
“后一半是?”
“是《生产论:第二卷》的内容。”
“老夫期待着,相信我大明能在侯爵的指引下,实现更多的成就。那刚才讨论了产业,要我这边怎么做呢?”
王宏宇当然规划好了:“大面积纺织、制糖与食品产业,绝非一家一户可做,所以要集中力量办大事。”
“就像在郧阳一样?”蔡复一当然知道王宏宇在郧阳,是调动建设军屯的整体力量,以及社会中的商人和工匠,整体推动火器、木材、家具产业。
“对,广东也要搞一种集体力量,官府主导、工匠、商人与开明士大夫参与,集中所有可用力量,最快速度崛起。”
蔡复一想了想,谈论好以后,觉得事不宜迟这就动身。
他根据王宏宇列下的条款组建大明版“十三行”。
十三行为股份公司,股东组成及股份分派如下:
官府占一半股份,商人占四分之一,雇佣一批优秀船长、海员、工匠也占四分之一股份。这是大明第一个股份公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