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在保定开书坊(3/4)
原吏部右侍郎邹元标,升为都察院左都御史。
原光禄寺卿高攀龙革职回家。
原左都御史赵南星,迁工部右侍郎。
这份邸报内容虽少,事情却很大。
都察院一把手的位置换人,虽然是从东林党的赵南星换成同为东林的邹元标,但是风格从偏激进,换为了比较稳健的一派。
擅于喷人的高攀龙,则直接滚回家。
天启相当于对自己下罪己诏,对赵、高也做出了惩罚,但不十分严厉,不会招致抨击。
这一手很漂亮。
韩浚也称赞当今圣上是有主见的明君,如果有能臣辅左,必能实行新政。
其实天启缺的不是能臣,而是缺可以依靠的基础。
这个话题浅尝辄止,毕竟在这个时代,背后对皇帝谈论过多时略有不道德的行为。
王宏宇倒是不很在意,但考虑跟韩浚还没有那么熟,所以不多谈此事为好。
倒是有个产业,很适合在保定。
正要请求巡抚韩浚给些支持。
那就是印书和出版。
晚明时期印刷技艺得到很大提高,市场经济繁荣,书坊遍布全国各地。
万历年间民间书坊的数量,有名可考的就已经达到近一百家。
全国如此之多的书坊当然不仅仅卖科举相关内容,更多的是畅销通俗,市场需求相当旺盛,如此之多的书坊足以来承担话本的商业运作。
尤其是嘉隆万以来,商品经济繁荣、人口增长较快、生活相对稳定、城镇数量也迅速增加,出于社会中下层的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提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