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值十抽一,永不加赋(2/4)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从意大利,到葡萄牙,再到西班牙,以及荷兰的“海上马车夫”……
赵诚记得,在他穿越之前,“承认别人优秀有这么难吗?”已经在网络上变成了一个贬义词。
但他始终认为,盲目的自信,是不可取的。
真正的爱国,是应正确的认识自己,正确的认识别人,用科学的态度去学习历史,在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赵诚最大的梦想,就是大国崛起,让这个古老的民族,成为世界上其他国度,都最羡慕的民族。
但如何做到这一点?
那是需要认真学习先进经验,需要清醒地自我认知,需要每一个人都进行dú • lì思考,一步步去寻找方向的。
而不是盲目自大,全宇宙我最牛,谁说我不好,我就喷死你……那是棒子们爱干的事。
赵诚琢磨着,该如何对待这些读书人。
用,是肯定要用的。
但不能让他们的思想影响普通民众,更不能让他们的思想成为主流。
儒家思想,本来就是哲学范畴的,应该跟宗教归为一类。
用儒家思想来治过,把儒家思想植入到一个民族思想的深处,是很容易扼杀一个民族的创造力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关键读的不是数理化,全都是文学和哲学的儒家经典。
甚至,在儒家人眼中,只有他们的书,才算是书,其他的都是歪门邪道。
以至于在国内封建王朝,工匠地位异常低。
整个民族最优秀的人才,全都去研究哲学,全都去读儒家的那些四书五经,毕生志愿就是把这些文言文学好了。
赵诚觉得,这跟邻居三哥全民都去信奉宗教,都读宗教典籍,学宗教故事,其实没有本质区别。
同时,这些儒生们的思想,跟宗教信徒的思想也都是一样固执的。
他们读了一辈子的儒家书,想要改造他们的思想,难度极大。
赵诚揉了揉额头。
“一步步来。看来,只能是一步步来了。”
赵诚选了一批看着顺眼的读书人,让他们负责为赫图阿拉城里的人口登记造册。
他选中的这些读书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年轻,都是十几岁。
不管学问大小,只要认字就行。
因为越是年轻的人,思想越容易改造。
如果是那些岁数大的,非常顽固,想要改造他们的思想,绝对难比登天。
赵诚可不想跟一些偏执的老书生较真儿。
他的这个选择标准,自然是让那些老文人们非常不爽。
这些老文人,普遍身份和地位都比较高。
有的是官府中的吏员,有的是皇子皇孙们的老师,备受尊重。
赵诚却是看也不看他们一眼。
那些年轻的读书人,则是惊喜万分。
因为他们读书,都还没什么成绩呢!
所谓十年寒窗苦读,想要考取功名,更是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行。
参考《范进中举》的故事就知道,很多人都是考到老,能有所成就就算是很幸运的了,祖坟冒青烟。
现在,这位赵大人一来,就要让他们出面,给人口登记造册。
这差不多是官府吏员做的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