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章 “武将”杨复恭(2/3)
朝堂上。
张濬和孙揆两名主战派中坚面圣无果,且他们退下来后,都闭口不再提兴兵河东之事,其余朝官们自然也就懂了,也都闭口不提。
恰逢禁内又有传言流出,内供奉张承业趁天子驾临三清殿之机劝谏罢兵,并因此获得了天子的宠信。
张承业是谁,朝臣们并不关心。
最多不过又是个野心勃勃的阉货罢了。
但他们也都明白了,天子是下定决心推翻之前的决议,罢河东兵事。
于是,曾激烈讨论了整整一月方得出的战事计划被彻底搁浅,连那封草拟好的诏令,也被堆放进秘书省的角落里吃灰了……
李晔照常两日一开延英殿。
他一般都只高坐御座上,很少开口。
他还在熟悉他的天子身份中。
而且随着他对自己的天子身份越发熟悉,他开口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滔滔不绝、分析利弊、长篇大论,这些都是臣子们的事,他身为天子,只需要倾听他们的讨论,最后给出决断,“可”,或“不可”。
这才是朝堂上君臣应有的分工,也是天子威严的体现。
他不参与讨论,便无人能辩驳;他只最后给出决断,也无人能否定。
而且,即便最后事实证明他的决断是错的,错也不在他,因为他只是说了个“可”字,是赞同的某位臣子的观点,错的便自然是那位臣子。
这些道理是李晔自己猜摸出来的,不是史书上记载的。
既然朝廷已不再向李克用用兵,李克用的“好友”杨复恭也就不用再称病了,他重新回到了朝堂上,亲身监督天子和宰臣们的举动。
近来朝堂上没有什么大事。
无非是某个藩帅攻占了某地,奏请将此地授予他的某个部下;某个地方的牙兵弑杀了他们的藩帅,另推举老大上位,奏请朝廷册封;某个地方的豪强纠集兵丁,驱逐了当地官员,在上书列举了这个官员种种劣迹后,奏请朝廷把官帽子赏给他……
这些事每天都在这个帝国内不停地轮番上演,朝廷早就学会了躺平大法,统统予以准请,李晔也只需象征性点一下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