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天渊池畔、帝意南征(2/4)
曹肇、毌丘俭二人虽皆是皇帝挚友,但心中此刻也是千回百转。毌丘俭虽喜好兵事,但一向不打无备之役,因此并没有贸然进言。
唯有曹肇,思虑片刻之后,似乎已经有了主张,他向曹叡言道:
“陛下既然有此问,想必心中已经有了主张,不如陛下将胸中机略告知微臣,此事,也许微臣可以为陛下参谋一二。”
曹肇虽然自年少时便与曹叡情同手足、性情狂荡潇洒,但他在曹叡面前,始终是保持着谦恭的态度,并不像一些流言蜚语所说的那样骄横跋扈。
“朕想伐蜀!”
曹叡见曹肇有策在胸,立时眸露精光,由于有些激动,他直接刷的站起身来,大声而言:
“诸葛亮连年率兵寇我边境,虽然屡屡失利,可着实令人十分头疼,如今,我大魏国势正盛,兵强马壮,甲仗充足,正是反击之时!”
曹叡转身望着曹肇,认真的问道:
“长思,方才你说可为朕参谋一二,不知你有何良策?”
“启禀陛下。”
曹肇一向借钱才思敏捷,更何况此时已然成竹在胸。他稍一思索便已理清了所有头绪,这才开口言道:
“臣以为伐蜀一事,大是可行。不过,臣认为,伐蜀有三难、三利。不知陛下可愿听臣细述?”
“长思请讲。”曹叡一听到曹肇也赞同此策,不由得多了几分兴奋之情。夏侯玄与毌丘俭二人见曹肇神情激扬,也不禁好奇起来。
“陛下,臣认为,伐蜀欲要施行,先有三难。其一,朝中保守之人安于现状,不愿陛下伐蜀之人定然不少,这对陛下来说,算是一个不小的阻力,因此臣以为,此为第一难。”
曹肇侃侃而谈,条理清晰,曹叡颇觉赞赏,点了点头。
“至于这第二难,则是当年随太祖武皇帝讨伐过汉中的名将,大都都已逝世,因此朝中缺乏对蜀虏底细十分了解之人,此为第二难。”
曹叡凝神细听着,他明白曹肇所说,句句属实。
当年最熟悉蜀中地形之人,莫过于有着“虎步关右”之称的夏侯渊夏侯妙才老将军,可他早就已经战死于定军山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