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孟达授首、诸葛北犯(2/4)
对魏国心生恐惧的二人再三思虑之下,终于帅其属七千余人来降。这对于曹叡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喜事。
此时的魏国西南,边郡新附,长久被孟达专擅统治的西南三郡,户籍不实,因此曹叡迫不及待的想要核查一番。但毕竟西南民心尚未归附,倘若操之过急,曹叡又担心会激起变故。因此他想问问常年驻扎镇守荆州的司马懿,看看他有什么好的对策。
念及此处,曹叡不禁叹了口气,自己虽然对司马懿有所不满,但似乎也真的有些离不开他。
这一日,曹叡亲自来到了金市之东的舞阳侯府。他想当面听听司马懿的想法,并好好趁机了解一下司马懿的为人。
得知了天子的疑惑后,司马懿立即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启禀陛下,此番蜀地二将新近归附,臣以为,是因诸葛孔明以密网束下,故其民不堪重负,故弃之而归大魏。以微臣之见,陛下宜弘以大纲,zé • mín自然安乐,数年之后,再行料民,则官民两安也。”
【注3:料民,即调查人口。】
曹叡听了司马懿的话之后,思虑再三,最终还是点了点头。他又紧接着询问道:
“吴蜀二虏,若要讨伐,何者为先?”
司马懿略一沉吟,打开了府中的地图,指着地图对皇帝解释道:
“陛下,吴以我中国不习水战,故此才敢散居东关。依臣愚见,凡攻敌,必扼其喉而摏其心。夏口、东关,贼之心喉。若先引一陆军作疑兵以向皖城,引孙权东下,再遣水军以向夏口,则可出其不意,乘其虚而击之,此神兵从天而坠,破之必矣。”
曹叡听了司马懿的方略,内心对其称赞不已,对其戒心自然也就又少了几分。
不久,司马懿再次回到荆州,继续屯驻在了宛城。至此,魏国西南边境算是安稳了下来。
这一年的十二月寒冬,天子心情大好,因此在元日朝会之前,许多三朝元老得到了皇帝特赐的恩宠:
太尉钟繇进封为太傅定陵侯;司徒华歆进封为太尉博平侯;司空王朗也进封为司徒兰陵侯。
至于其余百官,均各有封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