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怒(2/3)
陶烨一直以来都更喜欢这个孩子,程婉是知道的。两个都是自己的孩子,她自然都是从心里疼爱的,只是陶嘉林作为皇长子,自己一直都是以储君的方式去教育。
谦逊有礼知进退。
以至于这个孩子在不被自己的父皇喜欢时,在被诬陷时,也做不出任何反抗。她不得不偏袒着十分,才能不让嘉林太过委屈。
所以延礼才总会说自己偏心。
如果说程婉与陶烨唯一的矛盾,那就是嘉林了。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会儿,陶烨又突然改变了态度。
推迟了五天的丧礼,终于开始正常进行了。宫中被哭丧声、超度声的嘈杂所充斥,陶烨却再也没有出现过。
他在御书房里批阅着堆积的奏折,旁边只有陶嘉林候着,和他们看不见的程婉。
奏折陶烨是交给陶嘉林先批阅以后,自己才订正的。
父子俩原本就不怎么亲近,一时间书房里安静地就只有烧着的炭火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
陶烨按了按太阳穴,从他的表情,就能看出对于陶嘉林的批阅并不是很满意,引得程婉也为嘉林担心起来。
他看着低头的陶嘉林,想到了自己穿越之前的原身,大概也是如此。如果自己跟先皇一样狠,那陶嘉林的结局跟先太子也大差不差了。
“这份奏折,你是什么想法。”
陶嘉林接过奏折,那是关于云安知县赈灾情况的奏折。
“云安的灾情从今年七月持续到了现在,”他想过一会儿后答复,“眼下又是最难捱的冬季,可十月过后,云安知县没有再请求朝廷的帮助就度过了此灾情,伤亡甚小。儿臣以为该赏。”
“赏?”陶烨合上了奏折,“因什么赏?凭他把地都卖给了乡绅?”
陶嘉林沉默片刻,没有想出有什么不妥:“朝廷今年给云安拨了不少赈银与赈粮都只是杯水车薪,云安知县这个做法,既可以帮助灾民度过寒冬,也可保证不耽误来年的春种。儿臣……以为尚可。”
他说话的功夫,陶烨已经起身踱步到火盆旁,伸手拿钳子拨了拨,已经灰暗的炭火又重新烧得旺一些。
“那度过了这次寒冬,以后呢?”他问,“地都卖给了别人,他们以后应该怎么做?”
“地也需要人来种。”
程婉在一边听得轻轻叹气,嘉林还是想得太过简单。
“确实是需要人来种,但是是以什么样的回报?他奏折里只说了卖地,有没有说以什么价卖?”
陶嘉林也终于意识到了不对,但他还是认真设想了一下:“农夫既然是愿意卖了,自然是可以接受的正常价格。”
“什么是正常价格?衣食无忧时的正常价格,和快要饿死时的正常价格,会一样吗?”陶烨再一次发问。见陶嘉林面露窘迫地说不出话,他将钳子扔去了一边,语气里带上了讽刺,“朝廷不用赈灾,乡绅有了土地,他知县也做出了业绩可以交差,这么个好法子,确实该赏。”
受苦的最后就只是百姓了。
终于明白的陶嘉林跪了下来:“是儿臣考虑不周。”
他羞愧的同时,对自己的父皇也再次生出了敬意,即使父皇对自己从来不喜,但因为这个人传奇般的半生,他还是如同大齐的所有子民一样,对这位帝王带着浓浓的崇敬,和一个孩子对父亲的濡慕。
陶烨已经坐在了火盆旁的椅子上,龙袍拖在地上也没有在意。他对着火苗看了一会儿后,直到眼睛被火熏得有些疼才反应过来自己的走神,再回头看着依然跪在那里的嘉林,指了指旁边的位置。
“过来坐吧。”
陶嘉林犹豫片刻才依言坐过去,但因为紧张,也只是坐了椅子的一小部分,他很少离陶烨这么近,以至于动作十分僵硬。
“对程鹤远,你是什么想法?”
听到大哥的名字,程婉眼神微变,她看着陶烨,眼里有了一分哀伤。
“舅舅?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