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再次一换三(3/4)
诸葛亮也不同意。
但不是不同意换地,而是觉得江东的条件不行,完全是狮子大开口,在想桃子吃。
从军事角度考虑,诸葛亮倒也不算完全反对,毕竟这么一换地,可以让两家的地盘都连起来,不用那么麻烦的一个套一个,治理起来相当的不方便。
但从经济角度考虑刚刚看完江夏赋税征收情况的诸葛亮,也有点舍不得把江夏给让出去,更别说一换三了,江东这是占大便宜了。
只有庞统是赞成的,因为庞统只考虑军事账,暂时不考虑经济账。
从军事角度考虑,刘备获取南郡后就能联通武陵和零陵两郡,把防线从零散布防变成一个整体,这样将来西进取益州的时候,也不用沿着长江层层设防,防备江东可能做的小动作了。
再一个,南郡的人口和产粮,也不是三郡可比,这是一个比三郡更加稳固的基地,不拿下来就可惜了。
至于交换南郡后要直接面对襄阳曹军的压力.这个反而不重要,曹操现在正忙着整理内部问题呢,哪儿那么容易再次南下。
所以嘛,最后的决策,还是交给了刘备。
刘备综合考虑了很久,这才重新召见了鲁肃,一番招待后,给了鲁肃一个回答。
换,可以,但不能一换三。
刘备先是大方的给鲁肃看了江夏今年的赋税和人口统计,让鲁肃知道现在的江夏,跟以前的江夏是不一样的,不光光是赋税的问题,人口也涨了不少。
毕竟张溪可是安置了五六万流民呢,这么多人,还都是有耕地的自耕农,对任何势力来说,都是一笔非常大的财富。
鲁肃倒是没怀疑刘备给他看的是假账本,这年头但凡要点脸的,都干不出这种事儿来。
所以,看完江夏赋税和丁口册的鲁肃,立刻就知道,自己一换三的想法,可能又不能成了。
这要是换成鲁肃,他也不换呐。
本来鲁肃还以为自己又得白跑一趟的时候,刘备却突然提议,可以用江夏郡,加上长沙郡的一半,交换南郡。
这是刘备自己的决断。
首先,周瑜控制的,也不是整个南郡,襄阳以南的部分南郡地区,依然在曹操的手里,而东部乌林等地,也是早早的就给了刘备,不算江东的控制范畴。
所以,江东能拿得出来的,也就是大半个南郡而已。
其次,现在江夏郡大发展,丁口和赋税大幅度增长,又没有经受过多少战乱,各项基础设施都完备,江东一旦得到江夏郡,就可以立刻获得收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