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试探(3/4)
之后又召见了蒯越,让蒯越代表自己去见荆襄黄氏,许诺江夏依然可以由黄氏推举的人担任太守,刘表绝不插手,但黄祖,必须付出代价。
至于是下野还是死,这个刘表不管,反正江夏不能再让黄祖掌管。
再然后.就是等。
等黄祖反。
而刘备呢,也急匆匆的从襄阳回到新野,紧急召见了诸葛亮和徐庶,三个人开始商量,如何借着这个机会,火中取栗。
诸葛亮其实早就跟自己的岳父商量好了,这次黄祖必须从江夏太守的位置上下来,但具体怎么个下来方式,诸葛亮和黄家都没有想好。
黄承彦之所以在军议上力挺黄祖,并不是真的要保黄祖,而是要借着刘表的手下手黄祖总是黄家的人,虽然他妄自尊大,但黄家该做给外人看的表面功夫,还是要做一下的。
所以蒯越一说要征召黄祖来襄阳,黄承彦立刻不说话反对又不是真的要保黄祖。
之后刘表为了安抚黄家,还专门派了蒯越来谈条件,互相商量好以后,黄家的利益得到了保证,那区区黄祖,黄家扔了也就扔了。
整件事唯一的难点在于,江夏黄祖那边,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反应。
如果黄祖真的敢冒风险来襄阳,那刘表说不好还真的拿黄祖没办法.但这种可能性不大。
诸葛亮断定,就黄祖这个人的性格,和他这些年当土皇帝以后养成的脾气,他绝对不可能,也不敢孤身一人入襄阳的。
那么唯一要注意的,就是黄祖狗急跳墙的,真的投靠曹操。
在这个事情上,诸葛亮也有把握。
刘表这些年往江夏掺沙子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在江夏这地方,也有一些势力是听命于刘表的。
比如说苏飞。
而且江夏地面上最大的地头蛇是黄家,只要黄家不乐意投曹,他黄祖就算想要投曹,也可能在投曹的路上发生一些意外啥的。
最后,刘表也是一个军阀,虽然不太合格,性子也比较软,但他对黄祖可是硬的起心肠的。
大军压境之下,黄祖就算真的要一拍两散,也得掂量一下自己能不能活着见到曹操。
更何况,黄祖这个事儿上,居然还有一个意外。
诸葛亮讨厌意外,他喜欢什么事情都按照他预料的那样,按部就班的发生。
但这次的意外,诸葛亮却一点都讨厌不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