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三个设想,高效干涉即为引导(3/4)
一切伟大之作都需要牺牲来铸就,文明内部的某些个体可能不理解,但他们必须服从!
顾预此刻,不知是站在神性的尖端,又或者人性的尖端来看待自己文明,他为此而犹豫,可也只是犹豫了片刻,便作出了决定。
既然已经选择干涉文明发展,高效已是必选之题。
前两种设想都具有其可行性,可需要让未来妥协的地方实在太多,并非不可取,但有更高效的方案给文明选择时,这两者只能黯淡退场。
既然已经选择了高效,那就等同于选择了一场不可避免的彻底变革。
而彻底的变革,将不接受任何形式与个体思想的妥协!
一挥手,河图的一份运算数据出现在面前,上面的一个数字结果。
八十亿智慧生命,最低估量,只需要其中一半即可有效支持建设,组成未来的社会框架。
剩下的一半,可选择清除、清洗或者毁灭,只看他们该如何站队。
作为文明的规划者,站在神性的角度,顾预有一份绝对的公正,给予所有个体以选择权,让其选择命运的分叉路口。
毁灭,或者步入未来。
太多无用的个体,会拖累文明这趟即将发动的高速列车。
反对,可解释为放弃拖累。
而站在人性的角度,顾预多了一份属于自己的自私。
四十亿将组成未来文明框架的个体中,他将十四亿份名额大部分划分了进去。
这是他需要的框架,一个思想,一个国度,一个种族,一个文明,框架的主体是十四亿主个体。
这个主体必须具备一个条件,拥有强大的统一性文化,包容吸收其他文化的绝对底蕴,地球适合这个主体条件的国度有且只有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