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我靠农业系统在古代当国师 > 第15节

第15节(3/4)

目录

因此朝廷下令各地专门开设了收埋尸体的公共坟场——漏泽园,并且规定掩埋尸体也是地方官吏的一项日常任务,是计入考核之中的,并非像姜虞以前认为的那样,随便扔到乱葬岗去,便不管不顾的。

不过漏泽园作为一处公共坟场,其实能容纳的数量并不大,毕竟每年青州本地那些死去却无人认领的尸体并不多,寻常时候负荷倒也没那么重。

只是今时不同以往,这场瘟疫下来,青州城内起码死去了十分之一的人口,之前姜虞一行人没来的时候,城内随便往哪儿走几步,便能看见某户人家挂起了白幡,棺蒿充途,哀号满路。

甚至因为死去的人太多,棺木店里昼夜赶工,依然应接不暇,好些人家后来根本买不到棺材,只能匆匆下葬。

后来情况愈加严重,死去人数不断增加,但是负责收敛尸骨的人手实在不够,并且由于经常接触尸体,这样的人也很容易感染上瘟疫,毕竟这种环境最容易滋生细菌,也容易藏污纳垢,蚊虫鼠蚁之类的生物太多了,一个不小心就会中招。

因此在姜虞一行人来到青州的时候,其实那些负责收敛尸骨的人就已经有半数的人感染了瘟疫,剩下的人自然也就更加害怕了,就算增加工钱也不愿意去了。

后来实在没办法,许知州便想了办法,招募僧人,并且答应凡掩埋尸体达200人者则给度牒一道作为奖励。

这是因为这个朝代的度牒是发放给僧人的身份证明,只有拥有度牒才是合法的僧人,并且可以免税,免除赋役徭役,但是朝廷为了严格控制僧人数量,一般来说度牒是很难获取的。

一般来说只有通过背诵佛经佛典之类的考核途径,或是遇上皇帝登基、诞辰之类的日子,或许会赐下恩典给各州发放名额,除此之外便是需要用高昂的价格购买了,一般僧众是买不起的。

所以为了一道度牒,许知州很快就招来了许多僧人,负责掩埋那些尸体,只是到了后来,实在是无处安置,也没有足够的棺椁,因而只能将之草草堆放在城外。

但是现在实在是没办法了,那么多的尸体没有地方可安置,也没有下葬,堆放在一起很容易造成各种污染,细菌滋生,为了控制这场瘟疫,这确实是应该立刻解决的重大问题。

姜虞立马就想到了现代的火葬,只是她不确定这个朝代的接受程度如何,也不能上来就把外面的尸首全都烧了,这很有可能会激起民愤。

毕竟在她的印象里,古代应该都是认同“入土为安”的观念,《周礼》里面也记载着“众生必死,死必归土”的话语,认为厚葬才是对先人的怀念和孝顺,灵魂应当归于尘土。

因而她并没有贸然下令,反而是派人去打听了本地的风俗,以及对于土葬火葬的看法。

几个官员听说了这问话,倒是没有发怒,只是认真地觉得不该火葬,认为此乃大不孝也,并且还抬出了古人,觉得照古人的行为来看,只有犯下极大的过错才会焚其尸,这是一种刑罚,如何能用来亵渎先人呢?

他们一向奉行孝道,如此行事自然是有违天和,认为孝子应当“事死如事生”,死后依然要慎护先人发肤才是。

听得这一番讲解,姜虞有些犹豫了,不知道该不该继续自己的想法,推行火葬。

虽然她身为现代人,观念自然是要比古代人先进的,她也明白在这种瘟疫横行的时候,火葬才是最好的选择,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瘟疫复发,扩散到无法控制的地步。

但是她并不能将自己的观念强加于他人身上,因为即使是新的正确的观念,那接受起来不仅需要时间,也有一定的难度。

她正苦恼时,身旁一名护卫上前了一步,姜虞定睛一看,正是她之前救下来的那个绿眼睛的狄罗,只见他上前低垂着头行礼。

“你有话说?”

声音从上首传来,狄罗心下一紧,眼睛依旧盯着地上的地砖,不敢抬头直视,声音却四平八稳。

“方才禀报之人说的并不算错,但是这是对于那些官员和富商来讲的,平民之中,以火葬之并不算稀奇之事。”

姜虞感兴趣地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狄罗深吸一口气,“我家中曾也算是小富之家,寻常来说下葬的话确实是土葬,只是对于大部分贫苦人家来说,也购置不起葬地,无可奈何之下,也会选择火葬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