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1/1)
时间拖得太久,攻守易势了。他暗叹一声,心中却全无惧意,知北上回城之路定已被秦恭堵死,便率部向南突围。
刘瞻先前死守,全为着此刻中心开花,当即鼓舞士卒同秦恭一起内外夹攻。无奈半日激战之后,狄震不仅全无疲惫之色,反而斗发了性儿,愈战愈勇,竟然连闯数阵,突围而去。
秦恭连调人马阻截,却拦他不住,只得命柴庄领一军咬在后面,自己暂时留在原地,收拢人马,吃下被狄震留在原地、未能突围的夏人残兵。
他早已接报,耿禹大破贺鲁涅达一军,已把守在狄震南下的隘口,即便擒不住他,也足以令其大伤元气。见狄震南奔,只冷冷一笑,倒并不焦急。
张皎见尘埃落定,夏人只剩一小股残兵尚在做困兽之斗,却对刘瞻构不成什么威胁,缓缓吐出一口气,扔下了刀。他已杀死了最后一人,打完了最后一场仗,刘瞻对他恩重如山,可这份恩情,今日也算还清了。即便没有还清,那也别无他法,顾不得了。
他坐在马上,木然地转动眼睛,最后看了刘瞻一眼。不料刘瞻刚好转头,也正瞧向了他。
两人四目相对。忽然,刘瞻面色一变,在马上摇晃两下,便即跌落下地。
“殿下!”“殿下!”
附近亲卫见状大惊,纷纷下马拥上前去,将他救起,要查看他身上伤势。刘瞻被人扶起,却摆摆手挥开众人,跛着脚走到张皎马前,弯腰从地上捡起刀递给他,然后扯住辔头,抬头道:“张皎,我受了伤,你拉我上马。”
张皎低着头,怔怔地瞧着他。过了好一阵,终于朝他伸出手去。
--------------------
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
第三十一章
耿禹所率人马,虽然步骑相杂,但人众甚多,贺鲁涅达只拖上一阵,便即向西败走。耿禹率众北上,本欲接应刘瞻、秦恭一军,可行至半路忽然接报,言狄震率残部正向南逃窜而来,便即顿住大军,设伏于他南下的必经之路,果然等到了他。
耿禹占尽先机,本欲一战擒获这个夏国大太子,却错估了狄震之勇悍,一番恶斗之后,仍是走脱了他。虽则如此,此一战斩获颇丰,已算得上是一场大胜了,足以一洗去年峡口败军之耻。
狄震只率数百人突围而出,向西奔去,同贺鲁涅达合兵一处。狄震有意避战,行踪甚是诡秘,耿禹对此处地形不甚熟悉,怕率大军贸然追击,反而中了狄震之计,因此只派出几支小股人马,四面探查夏军行踪,自己则率大军同秦恭会和。
秦恭见狄震尚未逃回金城,仍有战机,因此并未率军返回白亭,反而就近择了一地扎下营来,欲探得狄震行踪之后再做打算。
去年首战不利,人人心中都暗暗憋了一股劲,想要挣回这个面子。所幸这一仗胜得漂亮,总算能扬眉吐气,朝廷过后定有封赏,因此大营中军令虽严,却仍不免多添了几分喜气只除了刘瞻和张皎二人。
先前秦恭援军到来之时,刘瞻同张皎四目相对,瞧见他面上神色,霎时便心头雪亮,知他竟又生出轻生之念,这才故意从马上跌下,与他同乘一骑,此后再没离开他身边半刻。
扎下营后,刘瞻草草应付了祝捷之人,支开要查看他伤势的水生,让近侍把守在外,只留他和张皎两人在帐内。
张皎垂首站在门口,也不说话,仍是那副丢了魂儿一般的模样。刘瞻坐在床榻边,抬头瞧着,战胜之喜早淡了下去,反觉胸口中落进了一块尖棱的石子,战场形势危急时不显,这会儿却硌得他发疼。
“今夜大将军设宴庆功,破例要你列席。”他不动声色,反而露出一个微笑,“这一战你立功甚大,名声已传进他耳中了。”
张皎木然地站着,听见“立功甚大”几个字时忽地攥紧了拳头。刘瞻瞧见,明知故问道:“阿皎,你立了功,却不高兴么?”
张皎不答。随后只听哗啦啦一阵声响,刘瞻一面解着甲胄,一面又自顾自地道:“那狄震骁勇异常,几次冲击,我险些抵挡不住。我虽为主将,也不好居功,最后能拖到峰回路转,我看其实有一半的功劳在你。”
他一个人费力地解开背后的绳子,将金甲脱下来放在一旁,“那时候,狄震率几个亲兵直冲上来,旁人惊得呆了,全然不及反应。只有你连射两箭,杀死他左右两个亲兵,这才解了此围。我”
“殿下!”张皎忽然道:“属下……属下请先行告退。”
他许久不曾开口,这会儿声音都变了。刘瞻没依他,却也没继续,指了指一旁的矮案,“自己倒点水喝。衣服脱了,我瞧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