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1/1)
“你既然识字,可读过什么书么?”刘瞻忽然发问。
张皎愈觉赧然,“不曾。”
“无妨,”刘瞻点点头,“我正好从长安带了些书来,晚些时候整理一下,差人送去你那里。你既然为将,便不可不慎,寻常时候还要多用功才是,日后总有一日会用得上。兵者乃死生之地,万万不可马虎。”
张皎肃然道:“是!多谢殿下。”
刘瞻大病未愈,身上无力,同他说了这一阵的话,身子不知不觉向下滑去。他坐起几分,手抚胸口,偏头又咳了几声,接着道:“可这些书毕竟是前人所著,每一本都很有些年头了,未免晦涩难懂,你从前从未接触过,恐怕一时不能尽解。”
他铺垫一番,终于进入正题,“这样,往后每天夜里你回来时,来我这里一个时辰,我来替你拆解。”
张皎听来,一时只觉心中大震。从前主上让他识字,是为着传递情报方便,所以汉字、突厥文字他皆能通晓,但从未读过半本书。读书费时,况且于一个影卫而言也没有半点作用。
如今刘瞻给了他一个名字,给了他一个身份,又指给他一条他闻所未闻、想也不曾想过的路,不仅指给他看,还要亲手将他引到这条路上走稳了不可那是为着什么?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他想要自己成为何等样人?
他虽然一贯情绪不多,可这会儿心头好像掀起了一道大浪似的,怔怔地瞧着刘瞻,一时不知要说些什么,好半天才道:“殿下……”后面却又无话。
“不过这先生不能白当,自然是要收些学费的。”刘瞻微微一笑,转了话锋,“你想一想,要拿出什么来抵?”
张皎心神一整,当真思考起来。可是要堂堂亲王亲授功课,便是秦桐、柴庄这般人物,怕是也拿不出东西相抵,何况是他?他思索一阵,正色道:“殿下若有驱策,属下不敢不效死,请殿下尽管吩咐便是。”
他心中暗暗打定主意,即便刘瞻要他去杀什么人,只要不是主上,便是那人再位高权重、护卫森严,他也定为他取其首级献回。可瞧着刘瞻面上的吟吟浅笑,却又觉他这一生当中,都绝不会颁给自己这样一道命令。
可他究竟想要自己为他做什么呢?
“你还记着我们两个与大军失散那两日么?”
见刘瞻忽然说起这件旧事,张皎点点头,不知刘瞻要自己做的事和那两日有什么关联,却又听他继续道:“那时我生了病,你对我甚是关切,见我行动不便,便背着我在雪地中跋涉。”
张皎听他说自己对他“甚是关切”,不由得想起前几日时刘瞻在帐中对他所做之事,只觉两耳忽地热起来,不敢应声。
刘瞻又自顾自道:“可自从回营之后,我病了这么多日,你都对我不闻不问、全不关心,直到今天,也不曾问过我一句。你那心肠是生铜熟铁铸成的,我这副却是肉做的,难道不伤心么?”
张皎闻言一怔,随后有几分歉然道:“属下知错。”他见刘瞻直陈自己之过,不知他是何意,也不知他是想要自己做些什么。
刘瞻摇摇头,见他兀自不解,又道:“阿皎,我想要你待我仍和那两日一样。”
张皎瞧着他,心中仍不明白。如今刘瞻已经脱险,回到凉州,既不缺吃少喝,又有狐裘大氅,即便病了,也有医有药、有人服侍,哪里需要和那两日时一样?
刘瞻轻轻叹了口气,见了他这幅神情,只得把话说得露骨,“我倒也不漫天要价。譬如你肯问我一句,‘殿下你好些了吗’,那便够抵一日的学费了。”
张皎微微张了张嘴,怔了一阵,忽然问道:“殿下好些了吗?”
刘瞻又好气,又好笑,“呵,你倒是心急,今日就想上课了不成?现学现卖,糊弄于我。”
张皎有几分赧然。他又并非全然不通世事,已明白刘瞻是想要自己多关心于他。虽然他心中仍有不解,不知自己这般微末之人的几句关心,如何就能抵得上他对自己那般恩遇,但瞧见刘瞻一面同他说话,一面不住往椅子下面滑去的模样,本也不能全然无动于衷,这一问倒确实是出自真心。
他认真道:“属下不是想要上课。”
这下轮到刘瞻有几分不好意思了。他两眼瞧着张皎,好半天后才“嗯”了一声,“不过既然你今天已经交过了学费,总不好让你空手而归,我正好有些兵法之外的东西可以教你,你想听么?”
张皎点点头,犹豫片刻,劝道:“殿下若是坐不住,属下扶殿下回床上歇歇吧。”
“那就有劳你了。”刘瞻瞧了他片刻,忽然一笑,“只是话说在前头,明天的学费不能预支,这句可不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