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2/2)
“是个女孩。”盼娣有气无力地答。
招娣闻言紧紧皱起眉头,“你这是怎么回事?女孩怎么了?你要成为奶那样重男轻女的人吗?”
一连三个问题让盼娣颇有些吃不消,她猛地直起腰,“女孩不是不好,但要是像大姐你那样先生下哥哥,再生下妹妹就好了。”
招娣骂她:“生男生女又不是我们能决定的,况且先开花后结果难道不好吗?”
“我怕像娘那样连生四个女孩。”盼娣说。
“就算只生女孩又如何?咱们村里哪个女子比不得男子?小郝大夫一生未婚,又有谁敢看不起她?”招娣说着便面露向往。
盼娣却回她:“我不想那么多,只想要个儿子。”
招娣无奈之下,只好寄出最后一步棋,“你要是一直这么郁郁寡欢,月子里身体养不好,日后要如何生养?”
这话一出,盼娣顿时提起劲来,“大姐你说的没错,我得早日养好身体。”
招娣在心里沉沉叹口气。
离开之前,她还特地嘱咐盼娣道:“千万别在你婆母和夫君面前表现出方才那副样子,还有如姐儿到底是你的女儿,你自己好好想想。”
叶海的第一个孩子由老两口取名为叶如。
——
围墙足足修建了两个月才算正式完工,建好的围墙绕着圈进来的湖山地围成一圈,全部是青砖灰瓦,每段墙都有三米高一米厚,而几座突起的塔楼要比围墙高出一米,站在上面的人轻易就可以望到远处。
既雄伟又壮观。
如今既然围墙已经修建完成,那作为帮工的别村村民自然也做完了工,该回去了。
但他们回去还没几天,各自村子的村长便联袂而来,他们的目的都一样,想要将全村都并入叶家村。
叶父到集议堂开会的时候,说:“这三个村子加起来也只剩一百多口人。”
能在轮番天灾之下存活下来的基本都是青壮年,唯独叶家村是个例外,因为他们村子的位置实在是太过于得天独厚。
临河不缺水,就算干旱柳河也只是水位下降,靠山吃山,松山里物产丰富,怎么都饿不死,周围良田片片,想种粮食也有地方种,就算要扩大种植面积也不用开荒。
如今叶家村有八十二户人家,总共三百六十五位村民。
堂下众人听到叶父的话开始交头接耳讨论起来,有些人想接收这三个村子,有些人不同意,生怕好不容易平稳下来的生活又起波澜。
叶忠就是前者,他提高声音说:“咱们村有三百多号人,他们只有一百多,怕什么啊。”
后者以叶童生为首,他们认为外来的人太多,会导致村子变得混乱。
叶父任由他们吵了半天,直到堂下渐渐停歇,这才开口道:“日后总会遇上这种情况,要不要接收?如何接收?总得规定个章程出来。”
叶瑜说:“我觉得村子里进来些新鲜血液不见得是件坏事。”
这话一出,就连坚决不同意的叶童生都不由得点头表示赞同,别的不说,那三个村子里有不少人家是他们村的亲家。
看来接收别的村子并入是一件势在必行的事。
此时王树说:“咱们之前有处理投奔者的章程,只要稍微一改就能用到现在。”
王树说的没错,这两种情况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因此他们在集议上修改了先前针对投奔者的章程,制定了更加详细的考察方法。
如果有超过一半的村里人不同意他们并入,那么他们就不能加入叶家村。
各种注意事项十分繁琐,叶童生带着学生们将其抄写在草纸上,三个村子各有两份。
有些人一看到纸上那些堪称苛刻的要求就退缩了,到最后选择加入叶家村的也不到一百,仅仅只有八十六人。
他们暂时住在两处围墙中间的地方,盖好的房子属于那种制式的,一家住一个屋,等正式加入叶家村的时候,便可以兑换水泥和青砖修建房子。
这些人里有不少是村里人的亲朋好友,因此前去帮忙的人很多,像是叶瑜家就帮着陈源,陈大夫和吴大夫三家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