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1/2)
收完水稻,接下来就轮到其他粮食作物了,叶瑜全家齐上阵足足用了七八天才全部收完,到最后人人都累得够呛,在炕上躺了好几天才缓过来。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太过劳累,叶老太的腰病又犯了,这次跟以往还不一样,明显更严重了几分,疼得她都直不起腰来。
叶父见此忙不迭地去请郝大夫。
没一会儿郝大夫就提着药箱赶过来了,他把手指搭在叶老太手腕上,沉默半晌道:“还是老毛病,腰有瘀血导致的疼痛,很难根治,我先开个方子缓解一下吧。”
“有两个方子,一个需要内服,一个是煎煮后用布包住,热敷于患处。这样双管齐下,效果应该会更好。”
如今郝大夫用的药材都是在山里采摘的,种类并不多,但好在一些常用的都有,而且药效特别好。
他边开药方边叮嘱,“日后老太太千万不能再过于劳累,弯腰多的活能不干就不干。”
叶家人闻言纷纷点头应是。
等郝大夫离开,家里就剩自家人的时候,叶老大便埋怨道:“娘你这次可听到郝大夫说的话了,以后别再逞强,收粮食的事交给我们就行了。”
叶老太听得耳热,却也承认自己的问题,她耷拉着眉毛说:“我这不是闲不下来吗。”
“您可以教杏花做做针线活。”叶二嫂提议道:“杏花的手艺还是差了些。”
杏花听到自己的名字后应了一声,“那奶您再教教我做饭呗。”
“好,等我好了就教你。”叶老太扭头说。
外敷的药材煎煮完成带着一股腥臭味,桃花用布将其包起来敷在叶老太的腰上。
“奶,烫不?”
“还行。”叶老太强忍着说:“烫是烫了点,但是能盖住疼痛。”
过了最难受的那阵,她表情渐渐安稳下来,感叹道:“这药方果然有用,我的腰舒服不少。”
她俩在屋里讨论药方,而屋外其他人也在讨论叶老太的腰。
叶父跟他们商量道:“我记得回春堂的陈大夫于针灸一道也颇为擅长,要不回头我去一趟黑河村,把陈大夫请过来吧。”
黑河村就是沈复所在的那个村,因为他们大多是黑河县城人,所以继续沿用了黑河之名。
叶老二一听到这个主意就迫不及待地说:“我觉得可以,娘的腰痛今年好似更严重了些。”
其他人也没意见,都同意了,决定明天就出发。
第82章针灸
这次是私事,因此叶父出行的时候就只带了叶海和叶瑜两人,而他们为了能尽早到达目的地,还特地从棚子里牵出驴车,速度倒真是快了不少,他们三个不到两个时辰就到了黑河村。
映入叶瑜眼帘的黑河村可比之前要有烟火气得多,石头房子里都砌上了火炕,他们来时正是吃午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有炊烟升起。
再加上黑河村的村民在沈复的指领下开荒种田,经过这几年的耕种,每年收获时至少也有几百斤粮食,省着点吃就不会饿死。
叶瑜曾经问过他们为何不回黑河县城居住,毕竟修复总比重建容易,然而沈复的回答让他惊讶了很久,原来县城不止坍塌过一次,好像是地底下一直有隐患,经常不明缘由地下陷,要是他现在再去看一眼,就知道已经有一半沉到了地底下。
沈复得知他们的来意后,便遣人将陈大夫请过来,让他们自己商议。
陈大夫问:“是腰有淤血导致的疼痛?”
叶父点头说:“我们村里的大夫是如此诊断的。”
他沉吟半晌才开口:“这些年倒是少有针灸的机会,怕是生疏不少。”
“您的技术我们都相信。”叶父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