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2/2)
叶父也没推辞,把银票重新揣回兜里。
车上的白米卸下来之后整整齐齐码在地窖里,数量之多让人惊讶,叶瑜估计他们未来五年都不会缺白米吃了。
“明天我去找村长,然后你们各自带媳妇回家把囤粮的消息说一说。”从地窖里爬上来的叶老头嘱咐两个儿子。
等两人应了声,他又跟叶父说:“你回头跟褚将军去一封信,把这事告诉他们。”
虽然褚将军应该不需要他们的提醒。
叶父却回道:“两天前他们已经来了一封信,也是要我们多囤些粮食。”
这样看来朝里权贵之家已经得了消息。
“也好。”叶老头摆摆手。
叶家人回到堂屋,叶父把手浸在木盆里,边洗边说:“现在黑河县城门口全是灾民,乌泱泱的,每天都有新的灾民逃难过来,县令又不敢开城门叫他们进去,只好布施粥饭让他们在门口搭个棚子住下,我想着这次回来就暂时不去县城了,那么多灾民保不准哪个人身上就染了病。”
况且那景象实在不忍多看,看多了会心生抑郁。
“既然灾民都堵在门口,那县城里的人没什么说法?”叶老太问道。
“岂会没有,已经有人说县令不该布施粥饭,弄得他们连门都出不去。”
逃难的路上不止黑河县一座县城,但只有他们这儿灾民最多,叶瑜猜测,大多是因为每天两次施粥。
也说不上谁对谁错,只是…
黑河县粮仓里的粮食真的经得住这样吃用吗?万一粮食没了,灾民又增多,在没有朝廷调粮赈灾的情况下,会不会发生祸乱,这些都是不可预知的事。
然而就算再忧虑,叶瑜也没办法改变什么,只能忧心仲仲地过一天算一天。
等囤粮的消息从村长家渐渐传到村里之后,有相信的自然也有不相信的,相信的选择去县城买粮,不相信的无动于衷,甚至还嘲笑那些买粮食的人,觉得他们在做无用功。
不过没人有时间搭理这些人,有吵架的功夫还不如多买点粮食。
作者有话说:
改名啦,改成了《用种田打败天灾》,比心
第58章红豆冰酪
又过了几日,黄老太就趁着傍晚时分带着她大孙子叶周远上门拜访,喝过一碗茶,她冲叶老太说出了来意,原来是想跟他们一家结伴去县城里买粮,单独一家买粮不太安全,要是有人结伴就好得多。
村里人并不知道他们家已经囤过粮,非要说的话,或许村长猜到几分,毕竟这消息是叶老头告诉他的,但是村长又是个心里有数的人,轻易不会说不该说的。
因此叶老太点头应道:“让老大老三他们跟你家一起去。”
“那就这么说定了!我家是我两个儿子带上远哥儿,明儿咱们在村口汇合。”黄老太笑眯眯地说:“正好让他们带着远哥儿见见世面。”
叶周远作为长房长孙,自然是家里着重培养的。
等黄老□□孙俩又喝过一碗茶水离开之后,叶瑜这才跟长辈们商量道:“要不明天去县城带上我吧。”他得亲自去看看如今的情况差到什么程度了。
第一个反对的却是叶母,她反应极大,连连摇头,“现在县城里十分不安全,人员混杂的,你还是别去为好。”
叶瑜眉头微皱,迟疑半晌说:“我就去看看,别的什么都不做。”
最后还是叶父同意此事,拍板决定明天带上他一起。
隔天出发,他们挑的是凌晨还没那么热的时候,然而就算如此,四周也非常闷热,叶瑜头上包着一块浅色的布,他微微抬头看了一眼,只见土黄色的天空中一朵云彩都没有,让人又憋闷又窒息。
在去往县城的路上,同行者几乎没人说话,神情都十分警惕,因为路边时不时就能看见神情麻木的灾民瘫软在地上,有些还有精神的,大多盯着他们的驴车,甚至还有人两眼放光死盯着驴子。
叶父把叶瑜揽在怀里,一点脸都没露出来,他眉头微蹙,“前两天还没这么多灾民呢,怎么突然变成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