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帝阙韶华 > 第51章

第51章(1/2)

目录

少数几个知情人当然什么都明白。宜妃表面上叹息抚慰了几句脸色发灰的诚毅侯,私下里却冷笑道:“真是烂泥扶不上墙,枉费了一番苦心筹谋,原来这等没福。”

安王悻悻道:“母妃,我早就说过了,连白若菡那等世间绝色,五皇弟也没上心,一个姚芊儿他怎么会看在眼里。你非要折腾,如今还得收场。你们这些宫廷内眷的事,我可帮不了了。”

宜妃比韩贵妃小了两三岁,只能算风韵犹存,眉目间还依稀留存几分当年的冷艳。

她瞟了一眼面前的儿子,不紧不慢地说道:“这事已经结束了,姚芊儿若还要脸,就会将它烂在心里,不会对任何人提起。你自去忙你的,什么都不用管。”

安王走后,杏芬对主子道:“依奴婢看,这姚芊儿是消受不了娘娘的看顾,不值得为她伤神。”说着撇了撇嘴,“五殿下当时就走了,连头都没回,奴婢看她是不顶用了。”

宜妃皱眉道:“罢了,先不要理会姚芊儿,待回去了,我再同贵妃娘娘说说,多少安抚一下诚毅侯,免得气急败坏生出什么事端。我也不过是依计行事,可管不了许多。”

她近年来君恩稀薄,幸而早早投靠了韩贵妃,又有安王这个儿子里外照拂着,在宫中日子还算好过,不过韩贵妃要她做的事,也不好推辞。她对姚芊儿将来如何并不关心,只是想到事情没办成又平添了麻烦,也是一阵心烦。

她让杏芬退下去,慢悠悠地喝了口茶。姚芊儿就算不说,诚毅侯日后也会品出些味道,心中有怨,先就会冲着自己来。就像上次的紫云佛经,容妃和洛雪凝首先恼恨的就是她的着意挑拨。韩贵妃要贤良淑德,太子要彰显名声气度,她与洛君平就得在宫里宫外出头当恶人,天宜帝见了不喜,等到招来人家的怨恨报复,又得靠着韩贵妃母子护着,于是更须托庇于他们。如此循环反复,损害的都是自身。若是韩贵妃或太子有朝一日不再需要他们,翻脸不认人,岂不是要落得个一无是处,墙倒众人推?

想到此处,口中清香的茶水也变得说不出地苦涩。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她见识过多少次韩贵妃的手段,绝不想惹得她对付自己,儿子安王在太子那里,也已经泥足深陷。

围猎第三日是最后一天,没有特定活动,各家亲眷可游山玩水,亦可自行狩猎。休整一日后,第四天清晨便要拔营启行,回转洛城。

天宜帝每年都到雾岚围场,早已没有游玩的兴致,辅政薛松年遣人从洛城送来一些要紧奏折,天宜帝便在皇帐中处理政事。

盛如弘已被下了大理寺牢狱,御史中丞一倒,御史台顿时哑了火,大都停参观望,寥寥两三本针对颜思存等人的弹章送到面前,天宜帝都留中了。他连日来权衡考虑调兵之事,至此已做出决定,匆匆召见过几位随行臣子,便下了谕旨:京畿军调兵一万,由奉昌将军陈明夏统领;登周营军两万,由登周总兵曹继先率领;绥宁军一万,由绥宁参将吕兆衡统领,往援韶安,悉领云王洛临翩帅令调遣。各部接旨即启行,务须于八月初之前抵达韶安。另调锦州军五千增驻函关,协防策应,授梁臣栋函关参将,统领此部,归属函关总兵节制。

旨意传下,尚在雾岚围场的陈铭夏和兵部尚书周秉当日便赶回洛城,兵部赶着行文各军,发下关防,陈铭夏要与协办调军的京兆尹和兵马司商议。

安王得知旨意,气得在帐中走来走去,却不敢摔东西。大舅哥梁臣栋终于有兵可带,但人数只五千,又上不了战场,很难得到战功提升,加之锦州军疏于操练,未必服管,梁臣栋为此还得离开京城,到边关蹲着。天宜帝这道圣旨只是表示已经权衡了太子一方的意见,可说形式意义大于实际意义。除此之外,各路军马将领没有一处符合他们的利益。

太子的反应则冷静得多,盛如弘在关键时刻出事,朝廷上的交锋只能是输了,但若说云王能赢下这一局,那还早得很。天宜帝的决定只是令他更加下定决心要动用昆仑府不久前送到手中的筹码,他需要云王在这场出征以来最大的会战中落败,朝廷日后再不会放心将重兵交给四皇子统领。

他对安王道:“领兵五千也好,让梁臣栋尽早赴任,到了函关操练兵马,好好关注前方战事。万一天有不测风云,能派得上用场也未可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