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1/4)
第二十四回
秋生和梓阳俩个在那里修了半个来月的防空壕。那些看守警戒的兵士混熟了也蛮好的,给个钱他们还帮秋生他们带些吃的或者烟啥的,跑腿费给些烟抽就行。偷个闲磨个洋工当兵的睁只眼闭只眼,只等日子满了,人没跑就行——都是穷苦人家出身犯不着较真。
生活也过得去,一天二干一稀,在当时缺吃少喝的年代来讲已经相当不错了。只是洗澡不方便,那时二三月的天,水温太低下不了河洗澡。几天后防空洞里馊臭不堪,还有偷偷抽烟的,有一次有个人抽烟时还不小心将毯子点燃了,一时洞里烟雾迷漫,众人合力才将毯子踩灭。
事发第二天来了几个军官进来视察了一遍,走时一个军官被汗水馊臭味熏得捏着鼻子走出来的。
就在那天下午,带队的王连长叫大家提前1个钟头收了工。大家回到防空洞时,只见洞口空坪架起了十囗行军锅灶,锅盖边已冒出了热气。那王连长叫口令让大家排好队后宣布了几件事情,主要是防空洞内严禁烟火,如有私带烟火进洞的一经查出,军法从事——就是用扁担打背心。另一件是好事,昨天来视察的刘团长回去后训了营长一阵,说老乡兄弟们挖战壕辛苦了几天,澡都没洗太不像话,特别安排自今天起一周二次烧水给大伙洗澡,依次排队进行。大家一听高兴坏了,来得久的都快十天没洗澡了,臭得像从粪坑里捞出来的一样。
就在洗澡时秋生出了意外。洗澡时大伙都是一批批扒得精光排队去洗,扒掉的衣服堆作一处。秋生同梓阳洗完澡回来时看到先洗好的人早把衣服翻得乱七八糟,秋生找了好一会才找到自己衣裤。秋生穿好后一摸汗衫里袋,却发现当初舅舅给他的那八个银元不见了,秋生当时心都凉了,那是他回家的路费啊。
秋生当即找了王连长说了这事,那王连长一听火了,立即带了几个士兵进了防空洞,大声吼道:“妈拉个巴子的,哪个龟儿子手脚不干净拿了人家银元,如果主动站出来就当冒事。不吭声让喀老子查出来了,仔细扁担死命打烂个龟孙的背心!”
当时洞里一阵骚乱,没人出来承认。那杨连长阴着脸手一挥,身后几个兵士逐个搜寻起来,一番搜寻后没有发现。正当杨连长慠恼出去时,在拐弯处踢到什么东西,仔细一瞧,原来地上有二个银元,其中一个还夹到砖缝缝里去了。
那杨连长拿着银元看了看好一会,然后朝秋生挥了挥手示意过来。秋生见状忙跑了过去,那杨连长睁着双圆眼,拍了拍秋生肩臂膀,说道:“兄弟,你讲是丢了八个银元是的唦?喀老子在这里捡了二个银元,与你的数不对咧,想来不是你的!你的让tā • mā • de王八龟孙藏起来哒唦,喀老子是袍哥出身,讲义气得很,俗话讲的好,地上捡的,见人分一半!你一外地人不容易,我也给你一个银元唦!你要记得我的好,将来打仗到了你湖南你记得请老子喝酒噢!!”当时秋生接过银元时千恩万谢,有一个也是好的!
秋生当晚还同丁香讲,那王连长除了脾气火爆点,人心肠不坏,挺仗义很不错的,换作其它人你只有在旁看一眼的份了。
半个多月后,防空壕修好了,秋生和梓阳离开了那里,走的那天下午王连长召集大伙吃了顿肉,说谢谢各位老乡兄弟们共赴国难,辛苦大家伙了,走的时候每人还发了双新鞋。
秋生身上仅余一块银元,回家已是不可能了,只好随梓阳去了他窝棚,寻思如何做些事攒了路费回家——丁香妈妈哥哥他们都等他回家呢。
战时的中国,因华北东南尽陷日本人之手,勋贵名流、富商巨贾、流夫难民尽数流入大后方的西南腹地,尤以陪都重庆成了各色人等首选。
山城重庆全国四大火炉著称,以酷夏多山而闻名。尤其朝天门一处是襟带两江,壁垒三面,气势雄壮;石壁上,藤萝垂青,黄角树穿岩抱石,绿茵融融;崖边古亭,飞阁临江;两排石阶,比肩而降,至抵下水,乃全国不可多得的风景胜地。因为山路崎岖夏炎冬寒之故,重庆衍生了独异于其它地方抬轿出行的滑杆背伕行当。
梓阳根据自己多年在此生活的经验极力向秋生介绍了这一行当。
滑杆是用两根长竹子中间装个带伞盖的椅子两人抬着出行的方式,行走时竹杆一颤一悠,坐在上面的人很是安逸。背伕则是一个人倒背了一个椅子让客人反坐在身后登山赏景的方式,只是比不得两人抬着滑杆省力。累是累点,好处是背伕比两人抬滑杆挣的钱多得多。
重庆各处庙寺,名胜之地,留下了秋生迎来送往的脚步。
烈日下汗透胸背,严寒时霜雪裹身。
开始时秋生有些辛苦吃力,日子一长渐渐适应了这一行当。秋生不论阴晴落雪、刮风下雨都争着去抢活干,他晓得,只有这样才能攒到更多的钱,只有这样离家的路才会近些。
他都记不清他有多少次去朝天门码头看那长江上东流而下的船帆,期待着早日回到丁香身边,与妈妈哥哥他们一家团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