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2/3)
及孙辈年长了,丁香仍一遍遍的向他们讲述,孙辈们都不再置可否了,权当陪老人聊天唠嗑。
丁香祖父生了二子一女,一辈子纵横行走湖湘到中年时积下了可观财富,同古时多数财主一样,除了买田建房置产外,首要的是请师延教教授子辈,毕竟行商走贩江湖讨吃终不能算人上人生活的。
自古来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之说。据可考史湖南近代史人才辈出很大程度源自清中后期湘军平定太平天国后,劫掠天京一空的湘军诸将士满载金银回湘后广植田地产业外,另一事就是重金培育子弟,各种私塾学堂遍布三湘四水,正是因为这种人文熏陶下才能人才辈出,湖南人在整个中国近代史贡献重大,夸张一点的讲,影响了我们整个中国近代走向。
俗话讲,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能打洞。丁香父亲两兄弟继承了父母辈的尚武秉性,尤其是他那个叔叔,不晓得打闹吓跑了多少任塾师,笔墨文采没见长,拳脚功夫却日益精进。最后生生秀才不成却中了个清末最后一届武举,也算是种瓜得豆意外收获吧。丁香父亲情况好点,作为长子,管束多些,虽骨子里多的是三侠五义肚里却多少还是有点文章经济的。
丁香祖父痛定思疼,重金礼聘了一位姚秀才女儿给长子婚配,这姚秀才女儿正是丁香她妈,用今人话讲属基因优化吧。书香家庭多有裹脚习惯,与婆婆大脚习武之人比,小脚媳妇多了些文秀之气,可能丁香遗传了母亲外在文秀柔弱身板,骨子里却秉承着父亲豪迈刚毅。多年后丁香同孙辈讲到父母时,有些得意的讲多亏母亲裹了脚跑不快跑不远的缘故才免了许多的打骂皮肉之苦。
讲到这里时,孙子们都顽劣的哄堂大笑。
丁香出生在民国11年,等到她出世时爷爷已经过世了,自刘武师来讨教那次后身体再没好过,在她二哥出生的隔天过世的。丁香七八十岁都能记得从未面世的爷爷忌日,主要缘自她记得二哥生日。
自爷爷过世后,家里开始有了许多的变故。父亲接过了爷爷衣钵,父亲大号玉石,行当里人年轻的尊称玉石爷,年长都喊曹老板。爷爷留下的长杆旱烟壶传给了父亲,长杆烟壶在古时有两种用处,一则是抽烟二则是行走江湖时的防身必备利器——长杆烟壶和一袭长衫成了丁香儿时对父亲的深刻印象。
那个从小顽劣厌文的叔父中武举后没几年皇帝没了,龚妈四处托人给儿子在县衙弄了份差,名为班头实则是为县长跑腿护卫而已。叔父隔三差五领着手下几个弟兄四乡八镇瞎溜达,仗着县长名头结交了不少三流九教之流,也偶尔干些出格事,末了龚妈给他善后擦屁股,回家自然少不了一阵训,只是记性不好,过几天正月打灯笼——照旧(照舅)。
丁香最快乐的时光停格在六岁前,几十年后她同孙辈们讲起儿时的快乐都是六岁以前的,那是家里除了妈妈姚氏偶尔认为她不像个女孩子整天同一帮男孩子们打闹野疯,颠着小脚追着打骂之外其它回忆都是甜的!
姐姐生性文静,像极了她妈姚氏,姐姐年长丁香十二岁,十六岁时许了王家垅上王姓一户殷实人家,第二年就出阁了,也许是从小性格差异,对姐姐最深的印象只余下姐姐追着她给她洗头擦面的事了。
上面二兄长都宠着她,没事就带她同一帮子大她三二岁的男孩子们漫山遍野的去玩。至今额头上有一处伤疤,就是大哥带她爬屋后的石头山摔伤的。事后大哥带她用冷泉水洗去血迹处理好伤口后哄她说,“满妹不哭,满妹勇敢,爹爹带糖回来我那份全给你,你不要讲我带你来的,是你一个人来的,好吗?”
后来还是让大人们知道了,少不了大哥又挨一阵打。
这时满妹拉着爹的手,“爹,莫打大哥,真的是我自己摔的,不关大哥的事。”事后颠着个挨打屁股的大哥仍守信的把属于他的糖果全给了丁香。
几十年后她仍给孙辈们看额头上的伤疤,满脸的幸福就像昨天刚发生一样的有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