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敌分五类,分而治之(3/4)
否则,举族打散,发配岭南,他们有学识、有见识,正好去教化莽荒之地,支援边疆建设。
对于顽固分子,懒得讲道理,发现一个杀一个!”
原本人畜无害的嬴钰,面目狰狞,仿佛面对的都是宿命死敌,挥舞着双臂,歇斯底里道,“杀,杀,杀,全部杀光!”
尼玛,本来就是你死我活,不杀留着过年?
“彩!”
蒙恬等人击掌高呼!
博士宫几人都吸一口冷气,面部肌肉不可遏制的抽搐,胆战心惊。
不约而同暗自怒骂,“小比崽子歹毒如厮啊!”
……
“其次,黔首百姓怨声载道。
天下一统,并没有让天下的百姓带来实惠,相反苦不堪言。
由于南征北战、大兴土木,赋税、徭役、苛政三座大山,在加上六国贵胄的盘剥,已然成为黔首百姓不堪承受之重。
无论选择何种政治主张,切不可偏离‘以人为本’这个根基!”
秦法基于战国的“求变图存”精神而生,是典型的战时法治,而不是常态法治。
当初,奖励耕战,军功进爵让所有秦地百姓都有晋升的希望,整个秦国如雨后的春笋,生机勃勃,甚至淡化了秦法的苛刻!
......
天下一统的治世阶段,秦法却成了苛政。
秦法之苛酷,动辄削鼻、断臂,剁脚趾,要么连坐腰斩,简直是祸从天降,无妄之灾啊!
山东六国瞬间关进了严苛的秦法牢笼,极度不适应。
连坐之法,莫名其妙遭遇刑法之灾.
将灰倒在道路上,脸上刺字。
集市上,屦贱踊贵,由于受刖刑砍脚趾的人太多,鞋都卖不掉。
黔首百姓压抑的怒火,如同即将喷发的岩浆,只要受到六国余孽及儒生的蛊惑,如同烈火烹油,一点即燃,势不可挡!
君子如舟,百姓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黔首百姓,才是大秦的动力之源,缘何如此轻贱?
轻徭薄赋,修养生息,打击恶霸,柔化秦法,当势在必行。
搬去压迫在黔首肩上的四座大山,方可让黔首百姓成为我大秦最坚实的后盾。
“彩!”
掌若雷鸣,山呼海啸。
博士宫及朝堂重臣赫然对嬴钰充满了敬意,齐声高呼。
……
“第三,皇室宗亲以及肱骨大臣颇有怨念。
天下一统,属嬴氏宗亲贡献最大,奉献到头,却彻底最寒了他们的心。
嬴氏宗亲,居然无一人在重要岗位任职。
若说对大秦的忠诚,首当嬴氏子弟,一个朝代的更迭,良臣名将或许还有出路,但宗室子弟,却是灭杀的首要目标啊!
嬴钰提议,当重用嬴氏子弟以及做出卓越功勋的大臣,无论是镇守四极,亦或治理郡县。
比如,百越增加三郡,皆可派优秀的嬴氏宗族镇守,一旦战事来临,他们,将是大秦最后一道防线……
镇守,不等于分封。
主权属于大秦,主权的标志在于驻军,军权,永远只能掌握在大秦皇帝手中,镇守四极的驻军每五年一换防,确保不在一处做大。
镇守宗亲同时承担驻军的监军职责。
甚至可适度放权,一国两制,分封于外而王于神州。
时过境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