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兼爱非攻(3/4)
李易惊道:“我靠,蒸汽机?!”
亏得陶远山不知道这个“我靠”是什么意思,不然这李易光辉形象立刻掉三级。
李易知道,很快瓦特就会改良蒸汽机了。
蒸汽机不是瓦特发明的。在瓦特前1000多年,就有蒸汽机出现了。不过经过许多人改良,瓦特是改良最成功的一个。
其实,李易一直奇怪,以华夏人民的才智,怎么会搞不出蒸汽机这种东西?
等到了这个时代,李易才知道,如果有中国人在古代搞出蒸汽机,难度绝不在技术上,而是在制度上。那就是这个人不但不会获得任何奖赏,可能会因为弄出这个妖物而被杀头。
李易几乎可以肯定,在古代华夏人民肯定有许多人琢磨过蒸汽动力,不过没机会去进行科学实践罢了。
陶远山道:“少师说的果然形象,就是蒸汽机,现在我们已经克服了蒸汽利用的难点,可以用这个动力代替驴子拉磨了。”
李易点头。他模糊记得,蒸汽机最早应用好像是矿井抽水,后来是纺织业吧?再后来才是机车,船只。
陶远山道:“草民想,如果把这个东西能用在船上,何必用那风帆?那风帆顺风也就罢了,逆风行走难度可是大得很。”
李易道:“这一个蒸汽机,涉及的可是有铁匠和其他许多工艺,不是一人完成的吧?
陶远山道:“不是一人,也不是几十人,是十几代人了。
自从我们陶家坐火箭希望上天的老祖故世后,我们发现这火药做动力,太暴烈不可控,就开始把以前琢磨的蒸汽机拿出来。这一晃又是200多年了,遮遮掩掩的,做到今天才有拿得出手的东西。我们觉得这个东西必大有所为。”
李易想,这不是废话吗,这个世界都会迈入蒸汽时代,当然大有作为。
李易道:“不知陶先生需要我做什么?”
陶远山窘迫道:“我们墨门虽然有些积蓄,但是积蓄都来自于出师弟子的收入。工匠这行收入本就不高,所以如果改造船只动力这一项,我们力有未逮。而且还怕有人发现。希望少师庇护。”
李易道:“你们成手的墨门弟子有多少人呢?”
陶远山道:“在陶家书院的还有100多,外面各行各业有700多人。”
李易道:“你知道徐光启吧?”
陶远山道:“当然知道。您收留了徐光启这天主教徒,才让我们敢露出墨门身份,希望少师大人接纳我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