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面目(2/4)
要说这阵子,人家为啥不搭理李秋岁,主要是人家看出李三祝一家不寻常。
有身份人的通病,得把这家人的底细摸透。
就连玉果缘帮忙守山的刘冲养的大黄生了几个崽子都查个底掉才放心。
李秋岁在府城跟郑郭两家的渊源瞒不住有心人,她在郑家那会儿除了回李家村几乎不出门,人家不至于调查的事无巨细,可该知道的都能知道。
比如她师傅是杨神医,从几岁开始就和济民堂合伙折腾药丸子。
就问京城有点能耐的官家和勋贵,谁家没买过天价的那种药丸子?
效果好见效快,只是一方面,主要它极为方便。
就拿最常见的伤风热症来说,先请大夫上门诊脉,开方子抓药,再回来熬煮。满院子的味儿不说,大户人家奴仆众多,也用不着他们亲自上手,就是那大半碗的苦药汤子,真得闭气才能一口喝下去。
药丸子则不同,表皮一层甚至甜滋滋的,给家里备两颗,身上不舒服了,一点小症候,甚至不用专程请大夫,吃一颗,丝毫不影响食欲,要不了两三日,准能好七七八八了。
东西好,价格自然也很好很贵。
方启不奇怪李家这丫头三两句不离银钱,不说她家的玉果缘,一颗平安果,在京城都卖上一两银子了,就是她手里攥了那么些药丸子的方剂,随便拿一张出去,都能被杏林人士当成传家秘方珍藏。
济民堂模仿,弄出的那些,也就表象类似。
京城有传言,药丸子出自那位传闻中的杨神医之手,之所以说是传闻中,就是这位老神医天南地北的跑,想找着人影可太不容易了。
谁还敢打药丸子的主意,不怕得罪神医么,人家还有弟子在太医院任职。
也就是蒋县令来临山县任职,因着玉果缘的名声,方启起了兴致,邀了关系不差的同伴一道过来。
正值入秋时节,果子刚巧上市,总要去瞧一眼闻名已久御果园的真实模样吧。
蒋县令上任,前任升迁走的乔县令成绩着实斐然,激起了年轻县令的雄心壮志,这就迫不及待要一起来李家村瞧一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