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3/4)
事实上,那个在纪府外窥视的探子,还真是燕王的人。
但纪无咎不是那一天才知道有人在纪府周围监视着自己。正好遇上皇帝微服出宫,他便借此来做一下文章罢了。
至于伪装成山匪劫生辰纲的那一批刺客,虽然不是直接受雇于燕王,也是与他有关之人——原先的武定侯廖康成,燕王杨涟的妻舅所派去的。
廖康成因为几封信就从堂堂侯爷被削为庶民,身家一落千丈,当然是咽不下这口气的。
但劫生辰纲也好,刺杀朝廷大员也好,都是重罪,也是对皇帝的大不敬。廖康成多少要想想后果的。
只要稍加提醒,杨邑就很容易联想到,若不是杨涟给了廖康成某种保证,廖康成怎会如此胆大妄为?
燕王是不是真打算履行这种保证?或者他是不是真的向廖康成暗示了这种可能?
纪无咎不知道,也不在乎其真假。
他根本不会给燕王任何的机会去向皇上辩白此事。
数日之后,皇上召见燕王。
杨涟进殿后不见父皇,只见到了纪无咎,而殿内全是缉察局的卫卒。一回头,殿门亦被带刀侍卫堵死。
杨涟面如死灰,转回头看向纪无咎:“太保是要杀我报仇吗?”
纪无咎垂眸轻笑一声:“燕王言重了。纪某还没死呢,又谈何报仇呢?”
杨涟重重地冷哼一声:“那你待要如何?”
纪无咎摇摇头,叹息一声:“人之所以落入歧途,往往都是因为看不清自身,亦或是看不清自身所处境地所致。”
他指了指书案:“燕王可以自己看看。”
杨涟上前,只见书案上摆着父皇写给他的一封信。信中言辞痛切,指出杨涟种种错处,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他的失望之情。
杨涟看得手都抖起来了:“我要见父皇!我要当面向父皇解释!”
纪无咎嗤的笑了声,扬起下颌,望向杨涟的目光中带着怜悯之意:“皇上已经给了燕王许多次机会,燕王却一错再错,终究还是让皇上彻底失望了。燕王只要想一想便知,皇上若还肯见燕王,又怎会只留下一封信呢?”
杨涟面如死灰,手中的信不知不觉落地。
纪无咎挥了下手,侍卫一拥而上,将燕王按倒在地,剥去冠服。
纪无咎展开圣人的决定,除去燕王封号,没收封地,并令其在冷宫内静心思过,反省自身。
杨涟自作聪明的小动作太多,又有不少能人异士在身边追随,杨邑根本不放心让他呆在外面,哪怕除去封号或是赶出京城也不能让杨邑安心,但念及父子之情,终不忍做得太绝,也只有关在冷宫里了。
杨涟冠服一除,披头散发,已经毫无亲王的威仪。他含恨怒瞪纪无咎:“阉竖,你终会不得好死!”
纪无咎短促地笑了一声,凤眸微眯:“也许吧……不过,那会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了。三郎大概是看不到那一天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