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君应为国之影,而非国之(2/2)
可是如今的李衍站在了他们面前,将所有的自欺欺人的幻想打破。
“李大人,前些日子你奉陛下之命,复查三年前李尚书贪污受贿一案。如今进展如何,且与大家分享一下罢。”
曦河的声音落下,众人皆是一凛。那段视如避讳的日子再次被提及,宛若一道陈年疤痕被解开,鲜血淋漓的伤口展露在众人面前。
“是。”
李衍抬头,目光落到姬成煜身上,带着几分彻骨的寒意。
他早已不是昔日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了,在短暂的人生中,他有着光鲜的儿时,一袭红衣锣鼓开道的少年时,和被踩入泥泞差点折断傲骨的青年时。
可他从来都不信命。
他是李衍,是万众瞩目的大雍明珠,也是大雍踩不断亦无法玷污的铮铮傲骨。
而至今日,真相终将大白,以慰亡灵。
“数月前,我奉命去复查李尚书一案,来到连城。在李尚书的诉罪状中,被处以极刑的罪状,便是他借工部尚书之名贪污大坝银两,至连城水患数万人死亡,此为一;后又为摆脱罪名,将连城县丞、县令shā • rén灭口,手段残暴,性质恶劣,此为二。”
李衍的声音落在殿中,清晰而有力。整个大殿鸦雀无声,连呼吸似乎都刻意地放缓。
“以此诉罪状为切入点,我赴往连城,调查连城水患一案,结果真让我找出了些令人震惊的蛛丝马迹。”
他侧过身,向众人介绍身侧俊秀温柔的书生。
“叶期,便是连城县丞的文书,他今日作为我的人证,将向各位还原三年前的真相。”
三年前,那个让半个连城都无眠的夜晚,到底发生了什么?众人屏息凝神,看着叶期。叶期慢慢地走上前来,伸手掏出一只银牌。
那个银牌上只有简单的数字,但是却让姬成煜脸色一沉,目光阴郁起来。
“三年前,连城发生水患,县令畏罪自尽,跳进了洪流之中,而没过多久,县丞在家中也被杀害。只是杀害县丞之人,身上带着此银牌。”
李衍看向姬成煜:“二殿下想必不会陌生罢。”
姬成煜笑道:“这银牌随处可见,李大人为了给令尊洗刷罪名,真是劳心费力。”
众人也多有犹疑,似乎并不相信一个小小的县丞文书,能手握什么证据。
李衍看了眼叶期:“叶大人,请继续。”
于是,叶期便把那一夜的惨状,自己妻儿逃亡讲了一遍。期间,他还掏出了一个账本,上面记载着县丞贪污受贿的记录。
他是县丞的亲信,这些送礼之人所求之事,都在这里留下了痕迹。其中便有白沙大坝克扣的银两。
“这银两从户部拨下来时确实是两万五千余两,赵县令一人吞了一万两,县丞八千余两,剩下的银子,仍只有三分之一用于修缮白沙大坝。”
所以,这白沙大坝在洪水面前,宛若纸糊,起不了丝毫作用。
而连城的百姓,变成了最后的、也是最为惨烈的受害者。
“若是白沙大坝好好竣工,连城不会有如此多的伤亡,”李衍道:“他们的性命因贪念无辜受累,亦是使得当地连续三年未能上贡,直接影响国库之储备。这个事实,是否与诸君所知的略有出入?”
这何止是略有出入,简直是全然不同!三年前李尚书因为连城死伤惨重入狱,大坝的后果全部由他一人承担,如今看来,不过是当地的官员无视大雍律法才导致的惨案!简直是鲜血淋漓的冤屈!
那为何李尚书没有上书呢?为何要为那两个小县官背锅?
在场的人早已宦海沉浮十余载,个个都是人精,动一动脑子便晓得,这怕是个莫须有的罪名,是个早已设置好的圈套。
李尚书,成为了牺牲品。
那他是为谁而牺牲?
众人看着叶期手中的银片,又忍不住将目光投向姬成煜——若是煜王一手操办,那他对世家大族的态度可想而知!
前有李家,后面便是千千万万个李家!谁敢保证,下一个被开刀、为权势开路的,不是他们全家老小?李府当时的惨烈谁人不知?李衍从云端跌落地狱,长跪在玄青广场的三天三夜,谁人不胆寒?
一时间,文官人人自危,先前对于姬成煜的摇摆不定,此刻皆化为了恐惧和怨念。
“今日本宫召集文武百官至此,便是要还李尚书一个清白。”曦河及时走上前来,站在李衍身侧,鼓励般冲他一笑,又冲众人道:“也是表明本宫与世家的立场,这个大雍并非我们皇家的大雍,诸君,大雍有今日之境界,靠得是百年前诸家列祖列宗抛头颅,洒热血!本宫,绝对不会忘记这一点,大雍亦不会忘记这一点,若是有人敢恩将仇报,那他不配坐在这个位置!”
空旷的殿内,久久地回荡着她的声音,像是一个隆重的海誓山盟。
“百年前,各位世家的祖先倾囊相助,让始皇帝建立起这个国家。它从一个积弱的小国,一路走到现在,才有今日的繁荣昌盛。君应为国之影,而非国之功成——”
曦河目光明亮,一字一顿道:“你们,才是大雍不可或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