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找茬(2/2)
算了,这家伙还是不用同情的。
白九还在絮絮叨叨:“胡善龙出现在这里,也不知道是什么身份,他居然舍得离开汴京城?”
谢子介不会苦恼,至少不会在鹿琼面前表现这些,鹿琼一直觉得,谢子介那张如玉面孔,其实本质上是没什么表情的,他什么都知道,所以也只能远远仰望。
因此一开始,她看着白九就不顺眼,怎么能用这张脸做这些表情呢?
可偏白九也是谢子介,他理直气壮可以告诉鹿琼,他就是这样。
但这样一日日相处下来,鹿琼不得不承认,她已经习惯了这张生动的脸。
她最终叹了口气:“也不用非要今晚想明白,反正你每天都在这儿。”
说这么多,不就是怕她赶他走吗?
鹿琼无可奈何地承认,哪怕明知道这人是在卖可怜,她也没办法。
谁叫他长了这样一张脸。
谁让白九是个张口混话的无赖,但谢秀才却那样帮过她呢?
鹿琼的蒙书铺子突然又红火了起来,比之前所有时候都红火。
原因非常简单,胡善龙胡大人是谁,全府城都知道了,他任通平路转运使,因石三重伤未愈,暂时接管了昌应府通判的事务。
这样的大人物盛赞鹿琼的铺子,这是如何的殊荣!
银子哗啦哗啦地进账,按理说,借了胡善龙的光,鹿琼该去拜谢,可她去见了于大娘,于大人却否决了她们。
“胡大人是清流,他指点你们可以,商户上门他家门房都不会让你们进去,这样吧,我过几天要去拜见上峰,倒时候提一句就行了。”
他顿了顿,又说道:“若他问起来谁指点的,我抢份功劳无妨吧。”
说是抢功劳,其实是瞒下了谢子介这个和匪首有关的人,的确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于大人称得上用心良苦。
鹿琼自然连声道谢。
于大人又说:“按理通判出事,此年的乡试该我这个知府管,但胡大人说了,他暂代通判职,自然要看看府里英才,谢秀才不是出去游学了么?要是还想继续考,记得回来。”
最好是回来后好好考试,和白九摘清了关系,他和于大娘就和匪首也没什么关系了。
鹿琼也在愁这事,谢子介去乡试,自然是没问题的,白九那行吗?
回来后却不见白九的踪影,直到半夜,这人才翻墙进来,鹿琼心里害怕了半天,唯恐他出事,还没等问他去哪,白九先开口了。
“我在想石三的病怎么还不好,就去看了他,结果你知道么?通判府里根本没有石三!”
鹿琼一下子就明了了,石三恐怕是已经变服,在查人。
她一下子紧张起来:“你这些日子不要去铺子了。”
白九摆摆手:“还是要去的,我什么也不做才可疑,你放心,通判府我都能跑个来回,怕什么。”
他有种紧迫感,时间是不多的,他得赶紧查明白,自己到底在做什么,有做过什么。
鹿琼也没法再劝,就说了乡试的事,白九毫不害怕:“我去书铺买些书来看,你放心,考进士我不敢有十成的把握,举人还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
鹿琼也算开书铺的,同行不好进别人家铺子,只好白九一个人去,他这天提了一摞书回铺子里,脸色古怪。
“琼娘,你可知道我听到了什么?”
正在工坊里盯新雕版的鹿琼抬头。
白九道:“他们找了书生,要来砸场子。”
“砸场子?”鹿琼愕然。
而下句话一出口,鹿琼终于知道了白九脸色古怪的原因了。
“请的书生,自称是江南的才子,师承一代名儒谢让。”
谢让之名,海内外无人不知,他人虽然被牵连死在要案里,但谢让一脉从未断绝,弟子众多,他自己也是被诸位朝臣叹一句可惜的。
但要论起师承,能和面前的谢嘉鹿相比较的,除了那位刚刚上任的转运使胡善龙胡大人,也没几个人了。
两个人对视一眼,啼笑皆非,就听见门口有人大声吆喝道:“掌柜呢?你家书是什么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