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且容我伸伸脚(3/4)
何夕听着听着有些奇怪,说道;“《春秋繁露》讲不讲?”
《春秋繁露》是董仲舒的作品。在何夕看来,乃是儒家著作中划时代的作品,无他,天人感应,等一系列沿用了几乎整个封建王朝的概念都是在这本书里面的。
杨震摇摇头说道;“春秋只有春秋三传。”春秋三传是,公羊传,左氏传,谷梁传。这个何夕知道。春秋作为五经之一,有是自然的。而在何夕看来,真正的大儒《春秋繁露》岂有不读之理。
这就有些奇怪了。
何夕继续问道:“孔颖达的《五经正义》读吗?”
杨震想了想,最后摇摇头。说道:“未曾听闻过?”
“那郑注?”何夕问道:“也没有读过吗?”
杨震说道:“不知道这郑注是何人所注,国子监之中一律从朱子所注。”
孔颖达乃是唐初大家。最重要的是,他所编《五经正义》是唐代取士标准之一。地位类似于明代的理学。而郑注乃是郑玄的注疏,郑玄乃是三时期的大儒。
影响力非凡。
可以说,在何夕看来,一个合格的大儒,这些人的著作都是必读的。而且是案头书。
“那朱子的其他著作,如二程的著作。还有前四史都有教授吗?”何夕问道。
杨震沉吟片刻,说道:“大人,或许,你对国子监有一些误解。其实,朱子,两程,乃至前宋一些大家的注疏,还有前四史,这些都是我们自己读的。最多去请教诸位老师。”
“而且有些请教老师也未必得到解答。只有老师私淑弟子,才能耳提面授。”
何夕吃惊说道:“那你们学什么?”
杨震说道:“那要看朝廷考什么了?一般就是经义文章,还有策论。等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