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今天必须得高调了 > 第91节

第91节(2/4)

目录

“那、那好吧!”杨大娘像是很无奈一样收下了东西,这都是县里的好东西咧,闻着就喷香的糕点,还有那么大一块肉!小孙子想吃肉许久了,这下可以好好祭一下五脏庙了!

杨大娘心里高兴,但还是觉得自己那五个饼子值不了这么些东西,就热情地留两人吃饭。

两人自是求之不得。

杨大娘立刻就让老杨头杀一只鸡,又道去田里把她大儿子儿媳喊回来,顺道摘一些菜回来。

郑立晏立刻询问自己能不能跟着去看一看,“我想让孩子认认菜长什么模样。”

杨大娘虽然疑惑教这么小的孩子认菜有什么用,但也没多说,许是人家读书人都是这么教孩子的呢?

“那走吧!”

杨大娘家离着村口近,离村里的地则有些距离。

小河村之所有叫小河村,是因为流经池定县的葫芦河经过了这个村子。

葫芦河并不像葫芦,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也无人知晓了,反正大家都这么叫。

小河村在葫芦河的中段,往上走是大河村,往下走就是池定县。

郑立晏让琛哥儿架在自己脖子上,跟着杨大娘往地里走去,一路上还碰见了不少村里人。

各个都新奇地打量他们,有那直接地就抓着杨大娘问他们是谁。

杨大娘昂着下巴,“这是我家从县里来的亲戚。”说完还偷偷瞥了眼郑立晏两人,见他们都没反驳,腰板挺得更直了。

把人哄得一愣一愣的。

等他们走了,才啐了口痰,“就你们老杨家还能有县里的亲戚?”

郑立晏是真没在乎这些,他在观察小河村的土地庄稼。

如今在南部地区已有不少地方可以做到一年两熟,育秧移植和早稻栽种的方式也不罕见,而北方碍于气候等原因,目前两年三熟都比较困难,但即便如此,勤劳的百姓们也有自己的智慧。

每年麦子收获后,也不会将土地白白荒废着,田里还会种一些其他作物,比如萝卜1、菠菜2、莴苣3等。像萝卜这些还好,多数人家里都会留点自己吃,但像菠菜莴苣这样的新鲜蔬菜,农户们都舍不得吃的,都是要拿到县里集市上去卖。

“大娘,我去岁去了一趟南边,我看他们那边的地里,十月份还种着稻呢?咱们怎么不种啊?”他试探问道。

说到这个杨大娘也叹气,“我们也想种啊,可咱们小河村……不止小河村,这周边的村落,地都不行了,一年能中出一茬就不错了!”

“这是为何?是这地里的肥力不行了么?”

“这就说来话长了,你是外地的,不知道,早十多年前,县里一个姓王的地主老爷,不知是听了哪方骗子牛道士的话,将我们这十里八荒的地都租了去,结果一把大火,烧了好些天,这地里的庄稼全给烧没了不说,差点连我们住的房子都给烧了!”

“虽然最后也赔了银子,但这地啊,慢慢地就不行了!真是作孽啊!”

“现在每年,产量起不来,官府的税还得照收,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活了!”杨大娘满脸苦涩,“我们小河村,世世代代都是种田的,每年看着收上来就几百斤粮食,心里慌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