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节(2/4)
虽然那几年在京城中过得确实辛苦了些,可她并非什么都没有得到,她沉稳了许多,得了许多为人处事的方法,即便到现在,这些东西也依旧受用。
尤其是,她一个和离的妇人,还能遇上穆延这样的少年英雄,还能得他倾心。
她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两人对视着不说话,沉默了许久,直到一边的烛台再次啪的响了一声。
穆延在一片灯火摇曳中,缓缓点头。
“我知道了。”
作者有话说:
铺垫了一下穆延的身世_,坏蛋前夫下一章要出来了,
第55章
流水携秋去,冷风捲冬来。
转眼孟循就在江宁府中待了近有两月。自半月前江宁府知府夜访,孟循和高言便着力收集织造太监勾结官商欺压百姓的罪证。这事,要比孟循想得容易了许多,尤其,江宁知府还有意相助。
即便其中,织造太监孙海百般阻挠,但都未起到什么作用。高言对此势在必行,根本不惧孙海。
不出一个月,手上证据收集的差不多,两人就该回京复命了。
孙海自知死到临头,在两人出发回京前,便给自己留了退路,去信前往京城司礼监。却不想,在孟循有意提醒下,高言早早便将此事告知了司礼监的任秉笔。
谁人不知司礼监的任秉笔与汪掌印早已势如水火,只勉力维持着表面祥和。如今任秉笔有不利于汪掌印的证据,他又怎能让这样的证据轻易消弥?
在收到高言飞鸽传书之后,他立刻向皇帝请令,调派了不少东厂锦衣卫身手不凡的人一路护送高言孟循回京。
事情到了这一步,就再无转机。
江宁提督织造太监孙海革职押回京城刑部候审,司礼监掌印治下不严,被皇帝罚了一年俸禄,又停了批红之权,手上大半事务都交于了任秉笔。虽任丘顶着的依旧是司礼监秉笔太监的头衔,但此事之后,任丘便形同掌印,权力与司礼监正官别无二致。
高言晓得了这消息,直言大快人心。
他虽是一介锦衣卫千户,领了东厂掌刑官一职,被人所瞧不起,说他与宦官为伍,丢了士大夫的风骨。但他也要让人明白,他高言并不是随意一个宦官,随意一个织造太监,就能欺负得起的。
犹记得那日,他与孟循一道前往皇帝批阅奏折的南书房。
那位昔日风光无限的掌印太监与他们两人错身而过。
汪掌印虽一身绯色绣罗蟒袍,眉眼却分外憔悴落寞,哪有平日里,不可一世,趾高气扬的模样。
高言晓得,陛下是念及旧情,才没有惩处汪掌印。可被人这般下了脸面,汪掌印也再难收拾起往日的气度来,见了他和孟循,眉目才变得锐利起来,只匆匆睨了他们一眼,半分都不愿同他们两人说话。
那面上的嫌厌,更是叫人一览无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