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女配重生当学神
首页 > 言情小说 > 八零之女配重生当学神 > 第121章 关注

第121章 关注(2/2)

目录

这个光刻机项目组,又是从哪里突然冒出来的?

除了满脑子问号,她不知道该作何反应,更重要的是,上面还急着要对这个产业的调研报告,同时评估这个项目组的重要程度。

芯片决定着世界的未来——这早就成为了行内人的共识。

芯片,又叫集成电路,它的应用范围实在是太广了,计算机,航空航天,工业机械,生物医药,几乎无所不包,而且全都是最高精尖的技术。

国内一度试图追赶国际芯片业的发展进度,后来却无奈放弃,是因为看不到芯片的潜力?当然不是,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穷。

一台光刻机动辄上千万美元,一家半导体工厂,随随便便就要投入几个亿——美元。

而如果是自己研究追赶,那就更可怕了,每年至少几千万上亿美元的经费投入,还有可能打水漂,谁承担得起这个责任?两寸四寸六寸,纳米级别的工艺制程,根据摩尔定律,芯片的发展速度就跟坐上了火箭差不多,稍有不慎就会被远远的甩下去,相较之下,倒不如直接引进生产线,落得轻松愉快。

可是这条路也不好走。

国内勒紧裤腰带引进了一条先进的芯片生产线,从几年前签好协议,到现在那个规格的生产线都快过时了,厂子还没建好,一则是效率确实低下,另一个原因就是,这种高科技工厂的建设难度太大,而和国外的技术团队沟通又困难,一来二去,就这么耽误了。

常晋瑜有时候也想,要是当时没有选择引进而是自主研发,情况会不会好很多……当然,一想到要花出去的研究经费,她瞬间就清醒过来了。

可是现在,摆在她面前的,却是一个叫人更加惊悚的数字。

这个无声无息就攻克了最新一代光刻机的团队,花的钱,实在是太少了。

国内公共经费的部分,总共只有一个省级项目经费的几百万,再加上一部分国家级光电实验室分润的上百万经费,以及清北格外拨出去的几十万校级经费——基本没用什么外汇。

另外一部分,虽然名义上是外企赞助,但是明眼人其实都知道,那个叫井熙的实验室负责人,在其中起了很关键的作用,她和这家外企,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即便算上外企的赞助,不算额外收购的技术转让费和光学仪器厂花的钱,一台光刻机做出来,也就差不多花了两千多万人民币。

这台显得过分便宜的光刻机,还不是那种只能跟随着国外的发展,落后两三代的老机器。

如果上报的参数是真的,再看到这台机器的研究经费,国外的同行们大概能气到吐血。

这种顶尖难度的技术攻关,什么时候这么便宜了?常晋瑜只觉得匪夷所思。

当然,再看看国外相关的研究经费,她晕晕乎乎的大脑瞬间清醒过来。

所以关键人物,还是这个井熙吧……常晋瑜把审慎的目光,放在了一张履历表上。

这同样是一张让人匪夷所思的履历。

履历表的右上角贴着一张照片,一个年轻貌美的少女,仪态端庄而矜持,对着镜头浅浅微笑。

这是一张相当讨人喜欢的证件照,但是一般而言,这样朝气蓬勃的面容,更常见于各单位招新的时候,而不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科学家。

是的,常晋瑜毫不犹豫把“科学家”的名号,放在了这个刚满二十岁没多久的年轻女孩身上,而她现在,甚至都还没有拿到本科学位。

所以说,这绝对是一个天才——常晋瑜仔仔细细的看着这两年井熙做出来的成果,感叹。

这是她见过最精力旺盛的科学家,科研成果不但丰富,而且每一个都分量十足,放在一般人身上,哪一个都足够寻常人吃十年老本了,可对这个女学生来说,却不过就是短短两年半的成就而已。

研究领域也比一般人更广,光电领域好几个前沿学科都有涉及,而且都做出了行业领先的成果:激光测量,led,甚至是光刻机……

常晋瑜在井熙的名字上,又停留了一会。

总觉得这个名字,好像在哪里见过……

她努力回忆半晌,然后猛地拉开抽屉,在抽屉的深处翻出一本很久以前的杂志。

这本杂志上有一篇她颇为喜欢的科幻小说,小说的作者,也叫井熙。

这俩要真是一个人,那就有意思了,常晋瑜忍不住笑。

让幻想照进现实,最浪漫的科幻小说,也不过如此吧。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