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甲方(1/2)
这天井熙刚到实验室,汪彪就给她带了一个好消息,说是教授帮她申请的经费已经到了,整整一千块。
“钱是少了点,但你毕竟才大一,能申请到经费已经很不错了,要是再出个成果,继续申请也比其他人更容易,”汪彪难得露出笑脸。
但是这个一千块钱,也并不是那么好拿到手的。
虽然钱教授已经帮井熙在上头申请过了,但还是需要她自己写试验方案,递申请书,然后再等财务签字。
“你的经费不多,看你是想dú • lì做几个小实验,还是跟着我们组一起都可以,”汪彪好心给了建议,“但是实验设计还是要更朴素一点,不能是那种动不动就要几千上万的,要不然钱教授也不可能批,我的建议,你可以利用这笔钱,做几个能发表在国内期刊的论文,论文发表了,再申请经费就容易得多。”
汪彪给出的,其实就是实验狗一步步长大成人,最常见的进阶方法。
最开始是跟着其他实验组学习,做苦工,如果贡献比较突出,才有希望拿到二作三作,更真的天赋超群发现了点新东西,写了篇好论文,才有申请经费的资格。
光到这一步,就能打败实验室绝大多数人,而井熙,这个大一女生,已经开始写经费申请表了。
别说是实验室里的本科狗,就算是不少研究生,对她也同样羡慕不已。
但是羡慕也没用,科研本来就是这样,工作时间长,竞争大,还特别容易被所谓的天才吊打得怀疑人生。
与其浪费时间去嫉妒,倒不如多做几组实验更现实一点,天才大把的有,但是靠着勤勤恳恳做实验做出大发现功成名就的,历史上也不是没有。
再往后,申请经费也同样是一步步进阶的:做出成果,发表论文——少量经费,优秀成果,好论文——不少经费,特别优秀的重大成果,大量影响因子的sci论文——海量经费滚滚而来。
科研界对奖励成功者向来大方,但是,也只奖励成功者。
“你想好报什么实验设计上去了吗?”汪彪问井熙,“要是不确定的话,我也可以帮你提供几个方向。”
井熙不好意思的笑:“汪学长,这个,我还联系到一个高科技企业,对方愿意负担我之前那个实验设计的研究经费,不知道这一千块钱,可不可以一起算进去?”
汪彪一愣。
所谓甲方,主要负责掏钱,以及提出要求,大多数时候,还有一个更亲切的称呼:甲方爸爸。
只可惜,面对大名鼎鼎的清北,想当甲方爸爸,也还是需要一定勇气的。
井熙就给自己做了半天心理建设,最后还是雇佣了一个刚毕业的法律系学生,当做她的门面。
法律系学生还是京华毕业的,毕业被分配到一个事业单位,空闲的时候出来赚赚外快。
他怎么也没想到,刚接到的第一单,竟然是跟隔壁的清北实验室谈合作。
小菜鸟心里有点怂,不过表演能力还行,还真把清北光电实验室的主任给忽悠过去了。
其实井熙和这个小律师心里都清楚,成功把钱教授忽悠过去的,主要还是美元。
这时候,国内有多缺外汇呢?巴统禁令暂时松动的这几年,好几个西方列强都对国内敞开了大门,各种武器装备,甚至生产线,给钱就卖。
只可惜,没钱,国内抱着可怜兮兮的外汇储备,面对绝大多数好东西,也只能看着流口水。
国内的研究机构也是一样。
实验仪器能国产解决,就绝对不会买进口的,省钱还是次要,关键是没有外汇。
至于某些国内不能生产的仪器,对不起,先打报告,但是具体什么时候申请报告能通过,鬼才知道。
听到主动找上门来的企业挥着外汇的大旗,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先同意了再说。
这可是美金啊!
有了这些钱,钱教授想要很久的那台光纤拉丝台就有指望了,还有金丝球焊机,凑一凑也有希望,还有……
钱还没到呢,钱教授已经开始琢磨着怎么花了。
至于专利买断和分成的问题,对方提出,如果选择分成,他们愿意提供十万美元研究经费,要求70的专利所有权,如果买断,则一次性付款二十万美金。
钱教授大手一挥:“分成太麻烦,还是买断吧!”
这个研究方案究竟能不能产生成果,钱教授可拿不准,就算研究出来点什么,能不能卖钱,能卖多少,能不能换外汇,也同样是个问题。
能赚钱的专利可不是大白菜,想捡就捡,这么想起来,肯定还是直接拿外汇更划算。
钱教授的选择井熙并不意外,事实上,这两种选择也是她故意提出来的,果不其然,钱教授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后者。
等到签好协议,那个律师告辞以后,钱教授才对着井熙竖起了大拇指:“这么快就能拉到资金和项目,你以后在科研领域绝对大有作为。”
井熙没好意思说,这其实就是她自己的钱。
钱教授又说:“先把你那套实验方案拿过来,咱们好好研究研究,看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没有。”
重新仔仔细细看过井熙那封被锁在抽屉里的实验方案,钱教授琢磨着,好像还真有点意思。
“你想做半导体激光器输出波长控制的研究?”钱教授问井熙,“有特定的方向没有?”
然后翻到后一页,看到详细的实验说明,钱教授马上就反应过来:“是激光印刷?”
井熙点点头。
“听说国外不少实验室都在做相关研究……”钱教授嘀咕了一句,但是也没多说什么:“既然有企业愿意资助你做这个,那就试试看,不说做出国际领先的成果,填补一项国内空白也是可以的。”
他又想了想:“这样,你自己选两个人加入你的项目小组,单dú • lì项,再做一个经费申请表,不过我首先声明,二十万美金,你们实验组能拿到两万就不错了,尽量多做国产替代方案,争取能发表几篇漂亮的论文。”
井熙理解的点点头。
她对此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知道二十万美金这么一块大肥肉丢出去,一边是事事顺利,另一边,也意味着财狼虎豹怎么都要来撕扯一口,能留下两万,已经是钱教授格外开恩的结果了。
哪怕不用外汇,这笔钱也不可能原封不动的给她,学校和实验室都要留存一部分管理经费,东扣一点西扣一点,能有二三十万人民币给她做实验,就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学校实验室就是这点麻烦,设备虽然齐全,但是利益纠葛实在太多。
井熙摸着下巴,开始琢磨起建立私人实验室的念头,不过现在肯定还不行,她的论文数量和质量都拿不出手,就算用自己的钱买几台设备,也根本架不住流水一样花出去的经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