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奇怪的人(1/3)
这个问题一问出来,屋子里瞬间就安静下来。
张成栋看向井熙,紧张的吞咽了一口唾沫。
他觉得这小姑娘是真厉害,自己从小跟着外公外婆住在大院里,勉强也算在老领导跟前混大的,怎么就从来没有这么和颜悦色被对待过呢。
他还以为井熙紧接着就会劝老爷子改变主意,没想到,井熙竟然说:“我觉得您反对得其实有道理。”
屋子里所有人的眼睛,这时候都直直的看向她。
这小姑娘,怎么突然成叛徒了?!
老爷子挑了挑眉:“怎么说。”
他心里还挺警惕,毕竟也不是第一次被这么委婉的劝了,一般这都是政委们最喜欢的套路:先是站在自己这一边,痛陈一遍当年开拓的不容易,然后又细数如今的成就,最后再来一句:但是不管怎么样,还是要面向未来,勇敢拥抱国外的先进经验嘛!
没想到这小姑娘看起来浓眉大眼,也是个狡猾的。
可井熙根本不按套路出牌,直接说:“我觉得,所谓的先引进合资再自主创新,本身就是个伪命题,汽车工业本身是个具有高度连续性的产业,并不是单纯解决零部件国产化就能实现自主开发,甚至如果因为过于依赖国外品牌的设计和整合能力,国内的汽车产业反而可能彻底丧失竞争力。”
老爷子终于露出正色:“小姑娘,你继续说。”
旁边已经有人开始坐立不安起来,又拦不住井熙,只能去瞪带人来的张成栋。
张成栋脑门直冒汗,觉得自己可要被这小丫头给坑惨了。
井熙才没理他,专心把后世总结出来,自己又能看懂的都一股脑倒了出来:“咱们国家大,人口多,如今的汽车产业又不成熟,这对国外的车企来说就是一块大肥肉,还是直接摆在砧板上,拿刀就能切那种,这也是人家愿意带着技术设备来投资的原因。”
老爷子微微闭着眼睛,点点头。
“对咱们来说,这当然也不是坏事,不少轻工业都是这么干的,引进技术设备,再让渡一部分市场,然后换来一套成熟的工业体系,通过学习和消化成为自己的东西,甚至还能反向出口到国外去挣外汇。”
老爷子睁开眼,看了她一眼。
“但是汽车工业不一样,”井熙也看着老爷子,“这是一个复杂工业行业,能不能生产零部件,和能不能设计出一台优秀的汽车,压根不是一回事,咱们获得技术,和能不能把这些技术转化成落地的产品,也同样不是一回事,如果真在合资这条路上一股脑走到黑,最后怕不只能沦落成外企的零部件加工厂,利润让出去不说,以后的国产化也全成了泡影。”
她这段话让老爷子默想半天,猛的一拍大腿:“你才是行家!就是这个道理!”
他之前模模糊糊意识到有问题,但是到底不如井熙这个作弊的重生者看问题来得直接透彻。
毕竟,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总比预测未来简单了无数倍。
听到老爷子拍腿叫好,边上其他人紧张之余,已经纷纷擦起了头上的虚汗。
完蛋了,这个耗了省里大量人力物力的项目,这下怕不是真要彻底黄了。
这小丫头究竟是谁找来的?!
反正张国栋是恨不得缩成一只耗子从墙角直接溜出去。
“也就是说,这个引进项目最好压根不做咯?”老爷子继续问。
“也不是,咱们是后发者,根本绕不开前头的外国车企,与其从零开始,确实还是合作共赢更好些。”没想到峰回路转,井熙刚批判完,转头又给合作项目投了一张赞成票。
“那这不是前后矛盾了?”老爷子皱起眉。
“模仿不等于放弃自己的自主开发能力,合作也不意味着只能按照人家的想法走。”井熙说道。
“你觉得具体应该怎么做?”老爷子追问道。
没想到,井熙竟突然耍起了无赖:“这我可就不知道了,反正利弊我已经给您摆出来了,要不要合资,怎么合资,怎么在学习国外经验的前提下保存自己的研发能力,这是你们领导的事情,我一个学生也不懂。”
做为后世的键盘侠,井熙指点江山的能力还行,可是一旦落实在具体的操作上,那就完全是抓瞎了。
倒不如相信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前辈,能找到更好的那条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